北京援青干部兰巍:​在玉树奉献过,是我一辈子的自豪

发布时间:2020-11-06 16:25:00丨来源:新京报丨作者:张璐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2015年起,兰巍作为第二批援青干部来到青海玉树,一干就是4年半。如今,玉树已经如期脱贫,兰巍说,在玉树奉献过,是他一辈子的自豪和荣誉。

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兰巍今年39岁,2015年起,年富力强的他作为第二批援青干部来到青海玉树,一干就是4年半。

2015年,兰巍在玉树参加植树活动(受访者供图)

2016年10月,杂多县发生6.3级地震后,作为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的他第一时间冒着余震危险,进入灾区了解情况,慰问当地群众,给他们带去了北京的温暖。

玉树已经如期脱贫,兰巍说,在玉树奉献过,是他一辈子的自豪和荣誉。

争取资金帮地震灾区渡过难关

2016年10月17日15时14分,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6.3级地震。当时玉树市震感强烈,第一次经历地震的兰巍大脑一片空白,几秒钟的晃动结束后,他才意识到要往外跑。得知是杂多县地震后,惊魂未定的他决定冒着余震进入灾区,慰问当地群众。

“很多当地藏族群众都不敢开车过去,在前往杂多县的路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因余震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回忆当年的经历,兰巍坦言虽然有些害怕,但更希望马上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向北京争取捐赠款帮助灾区渡过难关。后来他才从报道中得知,这场地震的余震多达百余次,最大的有4.9级。

18日到达灾区后,兰巍和同事冒着大雪来到农牧民家中查看房屋破损情况。“我援青之前在海淀区住建委工作,本身学的也是结构专业。当时查看地震后变形的民宅,可以有针对性地判断这些房屋是否存在危险,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农牧民房屋出现裂纹,为了防止余震造成坍塌,兰巍提醒当地百姓住在院中的帐篷里,别搬回自己的屋中。现场勘探后,兰巍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争取到一笔北京抗震捐赠资金,用于修缮受灾房屋,帮助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为援青干部提供暖心后勤保障

作为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兰巍的日常工作忙碌且繁杂。重要活动组织保障、后勤管理、收发文件、组织会议和重大文件起草……面对琐碎的工作,原本从事技术工作的兰巍很快就“上手”了。“经验就是凡事都想在前面,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到。”比如分宿舍时,让年轻人住在楼上,年长的人住在楼下,“因为这里经常停电,如果电梯停电,在高原爬楼梯经常气喘吁吁,年轻人身体会更适应一些。”

高原缺氧的环境给援青干部的工作带来挑战。“在高原,车辆容易出问题,如果大家饮食营养跟不上,在艰苦的环境下也可能出现健康问题。”为了让大家能健康地投入工作,兰巍加强食堂、宿舍、用车等管理措施,形成为完善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使指挥部得以高效运转。

第三批干部来玉树之前,兰巍改造食堂增加就餐供应人数,把宿舍40多套房子全部打扫了一遍,事无巨细地检查灯具等设备,发现坏了的及时买配件安装。“北京援青干部刚上高原可能不适应,希望给他们创造家一样的温馨环境,让他们更顺畅地融入这里。”

每年在北京过完年,兰巍总是提前好几天返青,检查宿舍公寓食堂、电梯、调制制氧机等设备,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他还开辟阅读角,利用党费购买了青海历史文化等书籍,让援青干部补充精神食粮,更好开展工作。

推动北京6区对口帮扶玉树一市五县

兰巍说,最初北京支援玉树时,北京各区如何与玉树一市五县进行“对口”帮扶没有明确。“这样不利于发挥各区的积极性,经过商议,我们协调推动北京6个区16个乡镇、街道与玉树一市五县的乡镇、村建立帮扶关系,加强了京玉两地的交流交往交融。”

他举例说,2016年开始,由西城区对口帮扶囊谦县,虽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双方因为对口帮扶结下的友谊越来越深。西城区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安排资金、项目,给囊谦县如期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由于办公室人员少,工作繁杂,任务重。为了做到“大事不落空、小事不落项”,技术出身的兰巍利用工程项目管理“横道图”的形式,建立了指挥部日常工作计划台账,指挥部工作落实进度台账、交流交往台账和社会捐赠台账等,利于日常工作的开展落实和督导。经过三年运行,所有工作都在有序开展。

对话:“在玉树奉献过,是我一辈子的自豪”

记者:玉树州平均海拔4200米,高原缺氧环境给你们的工作带来哪些挑战?

兰巍:玉树氧气含量相当于平原地区的60%,冬天相当于40%。由于缺氧,我出现了失眠、头痛、憋气、耳鸣和脱发的情况,现在头发已经稀疏了。

有一次工作的时候,我的耳朵突然像罩了个铁锅盖一样嗡嗡响,声音越来越大。当地干部曾经说过在高原耳鸣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永远失聪。后来我去医院输液输了7天,又马上回到岗位工作了,因为工作实在太繁忙。

记者:2019年你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你平时是如何和玉树藏族群众打交道的?

兰巍:我们经常深入条件最艰苦的玉树边远地区到藏族群众家去探访,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我经常从北京带一些小礼物给他们,比如文具、水壶等,还有手摇手电筒,因为当地经常停电,这是牧民用得上的物品。

藏族群众知道北京援青干部是去帮助当地发展的,总是拿出风干牛肉给我们,这是他们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另外,我经常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和公司等,在玉树开展扶贫活动,为玉树争取多方社会帮扶资源。

记者:这次援青经历有何感受?

兰巍:这次经历非常珍贵,青海是民族团结的核心地区,在玉树的经历培养了我的家国情怀,我与玉树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玉树已经如期脱贫,在玉树奉献过,是我一辈子的自豪和荣誉。

(作者:张璐,原标题:兰巍:冒余震进灾区,争取资金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