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32万,其中155.85万为蒙古族,这里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
十月下旬,寒风渐起,草原也披上了一件金黄色的秋衣。刚刚结束旅游旺季的通辽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悠闲,然而在“通辽巧娘”创业创新创意园内,巧娘们的双手却忙得停不下来。皮雕、草原吉祥娃、萨日朗花......一件件精美又极具内蒙古特色的手工艺品在这里诞生。
摆件皮雕(摄影:央视网记者 涂悦清)
这里的巧娘们大多为基层妇女,在创意园内她们不仅可以接受手工艺、家政、电商等实用技能的培训,所制作的手工艺品也会被平台进行统一销售。聚小力办大事,作为通辽市妇联巾帼脱贫和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工作的一环,“通辽巧娘”已经开展一万多人次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其中八百多人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巧娘们用辛勤的劳动实现增收脱贫,而在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科左后旗,这里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以前种地春天一场风全没了,靠天吃饭。”科左后旗散都苏木车家窝堡村的常英之前因为妻子患病,女儿上学,家中只有一个劳动力,家境十分困难。
2014年,当地政府立足村情实际,以开设村办企业为主要经营模式,开发建设了草甘沙漠旅游景区。家门口的茫茫沙漠摇身一变成了景区,常英开始为游客提供骑骆驼、骑马等游玩项目,大女儿同样当上了景区服务员,家中的经济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发展这景区,我的日子就过起来了,要没有这景区,吃喝穿戴不说了,以前过年10块钱都没有。”常英轻抚着骆驼满脸感慨地说。
常英和他的骆驼(摄影:央视网记者 涂悦清)
在通辽,文化扶贫因地制宜开拓了多条新道路,不仅有沙漠变景区,土房也能变特色。
奈曼旗白音他拉苏木的庙屯村在2015年前仍有40多户群众居住在土房中,且一部分为危房。为彻底改善生活环境,2015年,苏木党委决定进行整体搬迁,在原村西侧建设了一个新村,旧址则被建成了民俗旅游村。
现在的庙屯旧址保留了18座具有安全保障的土房,街道、院落和房间的所有设备设施也全部保留原样,展现的是最原生态的农村风貌。
庙屯民俗村中的土房(摄影:央视网记者 涂悦清)
2017年,庙屯全体村民以耕地入股成立了公司,公司将耕地统一管理并重点进行旅游开发等工作。以前当地村民靠种地年人均收入只有5000多元,现在则打开了新局面,农家乐、瓜果采摘、民俗风情体验、户外拓展训练......各式各样的旅游项目为村民们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宝玉国今年60岁,之前是当地的贫困户,现在他的家窗明几净,生活环境比以前好了许多,提起过往的贫困,他拿出了一厚叠老伴的病历,“这都去了好几趟长春,脑梗死,现在国家政策好啊,长春的大医院跑了两次,通辽的市医院和奈曼的县医院都住过院......国家基本都报销了,多亏了精准扶贫”。
宝玉国老伴的病历(摄影:央视网记者 涂悦清)
如今宝玉国通过在民俗村做草莓采摘等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他们特别照顾我,没有他们的照顾,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他的语气中满是感激。
(原标题:【文化扶贫在行动:内蒙古篇】文化扶贫,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