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沙地治理区,放眼望去,公路旁、村庄里、远坡上草青树绿,一派生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荒芜的沙地。
近些年,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呈现出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的态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变化不只发生在科尔沁。
我国有毛乌素、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科尔沁四大沙地,位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两屏三带”中的北方防沙带,总面积达11.42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吉林、河北、辽宁、宁夏等地。
经过多年治理,目前,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沙地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43.62%、42.68%、38.24%和68.27%,实现了生态整体改善。
大工程带动大治理
在内蒙古多伦县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项目区,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樟子松挺立在浑善达克沙地,固守着京津以北这片曾经的风沙源地。
2000年以来,国家在浑善达克沙地陆续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
经过20年的综合治理,目前,浑善达克沙地森林面积增加594万亩,达到134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达到23.35%。沙地南缘基本形成了长420公里、宽1-10公里的防护林体系,沙地扩展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发布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发展报告》显示,40年来,三北工程在科尔沁沙地重点建设区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329.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启动之初的10.43%提高至18.49%;毛乌素沙地重点建设区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245.0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1.87%提高至17.97%;呼伦贝尔沙地重点建设区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37.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2.36%提高至17.68%。
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四大沙地通过深入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试点建设等重点工程,因地制宜恢复林草植被,加快了治理步伐。
如今,科尔沁沙地林草植被盖度持续提高,沙地向内收缩,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毛乌素沙地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创新驱动全民参与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双百万亩集中治理区,绿色的樟子松、红色的五角枫、粉色的景天花装点了科尔沁沙地的秋天。造林工人马郁峰每天早早地来到林地进行管护。
马郁峰本是邻镇木里图镇梅花味精厂的职工,2014年,在项目启动之初,马郁峰发动亲朋好友组成造林绿化队,来到努古斯台项目区,成为这里第一批造林人。
马郁峰的造林绿化队得益于科左后旗对造林机制的创新。
“沙地造林,要成活率更要有保存率,过去植树造林主要靠发动干部群众义务劳动,成本虽低,但效果不好,年年造林不见林。”科左后旗旗长何志伟说。
为了提高成活率,激发群众造林积极性,科左后旗采取专业队保活造林机制,企业先期投入,造林保活3年,3年后根据成活株数结算工程款,保证造林质量。如今,项目区已建成186万亩,成活率超过95%,计划今年内完成全部规划任务。
从味精厂来沙地造林,马郁峰最初只单纯地想着可以增加收入。可没想到,随着树木一天天长高,马郁峰心中的成就感也愈加强烈。“我现在就喜欢在树林里转,活也越干越有劲。”马郁峰说。
治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不仅需要体制机制活化,还需要科技创新。
在陕西榆林众多的治沙劳模中,张应龙参与治沙的时间最晚,但治沙面积最大、方法更科学、效果更突出。他坚信,依靠科技的力量,可以恢复沙地生态的自我循环。
2004年,张应龙成立神木县生态保护建设协会,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科研合作。“治沙造林不是只让它变绿就万事大吉了,还需要认识、模拟自然,让它逐渐恢复自我循环能力。”早在2010年,张应龙就开始重构生态系统的尝试。
科技成果的应用不仅要让沙地绿起来,更要让附近的百姓富起来。张应龙创新了混交造林模式、生态经济林模式、种九留一模式、十年龄樟子松林下绵羊轮牧模式、林下食用菌天然生长模式等。“老百姓从沙地里能获得收益,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治沙中去。”张应龙说。
生态兴则产业旺
马云平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承包的五荒地会成为现在的“绿色银行”。
马云平是内蒙古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农民,曾经的家乡遍是裸露沙丘,地不打粮,牛羊没草吃,村子里陆陆续续有人搬离。俗话说,穷家难舍。2000年,马云平承包了附近3700亩荒地,开始了他的造林生涯。
如今20年过去,昔日裸露的沙丘铺满了樟子松、柠条、黄柳。最初,老马只是想着能多种点树让牛羊有草吃,现在卖苗木、林下种植中药材、柠条作饲料,2019年,老马的年收入达到30万元,给3个儿子每个人都买了房子和车子。
“我现在一去林地,看着满山的宝,就心情大好,这才是真正的活银行。”63岁的马云平笑着说。
所谓生态兴则百业旺,依托良好的生态,昔日荒芜的沙地成了宝地,通过发展木材、林果、畜牧、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曾经饱受沙害的人民收获了致富果。
9月下旬,正值锦绣海棠的采摘季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锦绣海棠示范基地,红彤彤的海棠果缀满枝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希伯花镇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2018-2020年,希伯花镇集中连片建设生态经济林,3年完成造林10万亩,其中包括以锦绣海棠为主的果树经济林4.6万亩和以沙棘为主的生态经济林5.3万亩,全镇人均锦绣海棠1.5亩、沙棘2亩,经济林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果农滕大勇今年110亩果园采收了15万公斤海棠果,按每公斤8元估算,今年能有100万元左右的收入。
生态环境变好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
作为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的孙子,今年23岁的石健阳有着和爷爷一样黝黑的肤色。大学毕业后,主修林业技术专业的石健阳选择回到家乡,从爷爷手里拿过接力棒。他计划将“远程操控”“网络营销”等技术普及给更多人,让当地民众在治沙的同时,也能通过林下经济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我愿做扎根沙漠的一棵树,将治沙造林这件事继续下去。”石健阳说。
(记者:马雨晶 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