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人不忘初心的坚守终将沙漠变绿洲(视频)

发布时间:2020-09-29 10:54:13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黄磊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科研人员和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腾格里沙漠的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获得“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麦草方格”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视频】治沙人不忘初心的坚守终将沙漠变绿洲

中国网8月26日讯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三面环沙的宁夏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治沙”也就成为了这里最严峻的课题。近日,跟随第十五届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脚步中国网记者来到中卫,实地走访了腾格里沙漠、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以下简称:中科院治沙站)、沙坡头国家沙漠公园,深入了解了昔日沙海变绿洲的奇迹。

创造出享誉世界的治沙“绝招”

“1958年,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贯通,但在风沙影响下,火车经常被迫停开。为了治沙守卫‘包兰铁路’,中科院治沙站工作人员和中卫治沙人摸索出了‘麦草方格沙障’,并几经试验得出1米乘1米的‘麦草方格’最适合固沙。”中科院治沙站驻站博士苏洁琼告诉记者。

守卫“包兰铁路”模拟场景(摄影:中国网记者 黄磊)

据了解,“麦草方格”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扎麦草方格,先选取不短于60厘米的麦草横铺在沙地上,然后将麦草拦腰扎入沙子15厘米左右深处,麦草头尾自然竖立合拢,这样就是完整的草方格。扎好格子后,在其中种植花棒、沙蒿、柠条等固沙树种。在草格子遮蔽下,风吹不走,遇雨发芽生长,而麦草腐化后形成的“沙结皮”,在固住流沙的同时,还能成为植物生长的养分。

同时,中卫人民还创造了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的铁路防风固沙体系,在横穿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两侧构筑了6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保证了铁路畅通无阻。

苏洁琼介绍说:“在科研人员和几代治沙人的努力下,腾格里沙漠的治沙成果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肯定,获得‘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麦草方格’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8年的治沙坚守终创奇迹

古人对中卫沙坡头的描述是这样的“仰看天欲昏,河流声莫辨。俯视下深渊,失足虑不免”,对此,现年53岁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厂长唐希明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卫人,小时候受风沙的危害特别大,在家里吃饭,经常吃着吃着沙子就刮到饭碗里了。所以从小我就有一个心愿,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去南方城市生活。”

“麦草方格”设计方案演变过程(摄影:中国网记者 黄磊)

然而,唐希明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以后,又被分配回了中卫。从此以后,唐希明便下定决心,既然回来了那就努力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使中卫的环境变好。从毕业开始至今,唐希明已经从事治沙工作28年了,回想起是否后悔没有到南方生活时,唐希明告诉记者:“我不后悔,现在的中卫经过四代治沙人的努力,环境已经变好了,甚至被人称为‘小江南’。”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唐希明还发明了治沙专用工具“便携式沙漠造林器”。现场记者观察发现,整个工具呈“干”字形,在底部有一个凹形的结构,这个工具改变了传统挖坑埋树苗的模式,使得植被在沙漠中能更容易存活。

“通过使用这一工具,沙漠造林成本降低了55%,成活率提高了25%,使防沙治沙成本降低了27%左右,并且这一工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唐希明说。

同时,唐希明根据自己多年来总结的治沙经验和技术,培训出了一支300多人的治沙队伍。他说:“这些人主要是当地的农民,经过培训后他们掌握了治沙技术,并且他们依靠这一技术还到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治沙技术输出,通过指导别人治沙,他们每人每天收入可达250元到300元之间,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脱贫,而且还在中卫市区买了房。”

据了解,中卫市北部沙区总面积168万亩,经过几代人努力,已治理利用面积147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坚持不懈地综合治理,不仅完善了防风固沙体系,而且在北部沙区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促进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以前的中卫,常年受到沙漠侵袭,沙化严重,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离城区仅4到5公里的地方,现在25公里都不止呢。”说起中卫的治沙效果时,唐希明眼睛里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由于环境的改善,中卫市2万多人搬到沙区定居,昔日沙海变成了绿洲。

(文摄:黄磊,后期:黄磊,编审:唐佳蕾,中国网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