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完善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近日,苏尼特左旗文化馆成功申报了8项第六批锡林郭勒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5名第五批锡林郭勒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蒙古族传统牛角弓箭制作技艺、蒙古族传统震肾道木疗法、蒙古族传统胃移道木疗法、苏尼特策格文化(酸马奶)、传统蒙古包搭建与拆卸习俗等5项入选第六批锡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古族奶酒酿制技艺、蒙古族传统风干肉制作技艺(蒙古族)、蒙医正脑术(蒙古族传统脑震荡道木治疗)等3项入选第六批锡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蒙古族搏克传承人陶钢特木尔、蒙古馃子制作技艺(苏尼特饽饽)传承人布和朝鲁、人阿拉坦敖德、那木尔音达拉根(秋季五畜纳祥)传承人孟克巴特尔、苏尼特驼队运输(特蒙斤)传承人包红伟等5人被认定为第五批锡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人。
目前,苏尼特左旗共有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6名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8项盟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1名盟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名盟级非遗小小传承人,48项旗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182名旗级非遗代表性传人,设立了7个长调传习所和11个长调传承户。并且苏尼特左旗文化馆现已完成对全部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的文本、影像资料及照片的建档工作,旗级传承人和项目均已建立蒙汉双语档案,规范了非遗项目与传承人档案数据库。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夏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