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口袋里有钱,村干部脑袋里有货”

发布时间:2020-09-22 16:49:55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李庆玲 王煜鹏 张鹏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农村实现小康,重要前提是产业兴旺,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多样化。

李海青,53岁,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查纳村的一名老党员。

初见李海青,他正在和施工人员商量村里建产业基地的事情。思路清晰,身材挺拔,隐隐有一股军人气质。一问,果然有从军经历。18岁入伍,22岁退伍,四年军旅生涯,锻造了他“信念坚定、执行力强”的品质。

还记得2017年底,查纳村举行新一届村两委会议。

“我们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如何把这些优势资源利用起来?如何带着大伙儿致富?”发出这掷地有声“三连问”的,是查纳村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海青。

这是李海青第三次被选为查纳村党支部书记。早在2007年和2011年他两次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都因为家里有事辞去了工作。但他在岗时兢兢业业,一心为村里办事,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得到了村民的信任。

这一次,他下定决心不负众望,带着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查纳”在藏语中有“黄河沿岸”之意,查纳村紧邻赛什塘水库,有146.7公顷优质水浇地,用村民的话说是“种啥成啥”。但一来因为家家户户耕地少,种植难以形成规模;二来外出务工人员多,有大片撂荒地。这么多好地,不就是查纳村的优势资源吗?李海青有了想法。

确定好了要在土地上下功夫,第二步就是要确定种啥。查纳村以前种植的多是青稞、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以青稞和蚕豆种植效益最佳,颗粒饱满、品质极好。于是,经过一番讨论和考察后,决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立合作社种植青稞和蚕豆。

找准思路,说干就干。2018年,村党支部成员带头在自家地里种上了蚕豆和青稞;同时,村干部挨家入户或者给外出务工人员打电话进行宣传动员。2019年,成立绿农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合作社。

8月下旬,走进查纳村,村道两旁的格桑花开得正艳,村子后面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一条条修建好的水渠通向每一块土地。青稞已经收了,蚕豆铆足力气生长。站在水渠边,李海青计划着,下周要给蚕豆浇最后一次催黄水,他说:“今年蚕豆长得好,一杆有8到12节,每节豆荚里面有四五个蚕豆,预计亩产能达到400公斤。”

种了这么多蚕豆和青稞,怎么卖出去呢?李海青用一份合同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我们和绿禾种子公司签订了合同,创立了订单式种植。公司免费提供种子,从种到收全程技术指导,最后以高于市场价0.5至0.6元的价格收走,销路没问题!”

村民王红英在2016年因盖院墙时被砸到,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平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轻活,合作社解决了她种地的后顾之忧。“以前收割只能用人工,耗时又辛苦,我受伤了没法干重活,种地、秋收很麻烦。托合作社的福,现在种收全程机械化,很方便。”

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土地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种植,查纳村也带动了赛塘、哇浪尕巴等周边村子发展特色种植业。

在销售过程中李海青发现,产品初加工后价格又能提升,他算了一笔账:“蚕豆原产品价格每公斤为5至6元,经过初加工后预计每公斤可达6至8元;青稞原产品价格每公斤为2至2.5元,经过初加工后预计每公斤可达2.5至3元。”

“经过积极协调县移民局,今年,投资850万元的查纳村产业基地开工了,基地总面积为4859.54平方米,预计将于2021年投入使用。农作物初加工后再销售,加上基地用工,村民能再增加两笔收入,产品初加工就是村里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李海青说。

农村实现小康,重要前提是产业兴旺,农民不再靠天吃饭,收入来源多样化。

蚕豆被收购了,秸秆还留在田里,只能烧掉或者白白浪费,能不能发展养殖业?在一次支部大会上,李海青提出了“以农促牧、以牧养农”的发展思路。“蚕豆秸秆是很好的牛羊饲料,反过来牛羊粪又是很好的土地肥料,发展养殖业,可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2020年,查纳村利用中央扶贫资金购买了416只藏系母羊,预计三年后能发展到1000只左右。

作为龙羊峡库区移民搬迁村,查纳村目前还有52户留在三坝台,这些人怎么发展?李海青也有自己的考虑。三坝台每年有两个月的季节性捕鱼期,现在每年靠捕鱼村民就有5至8万元的收入。李海青计划以后要在捕鱼基础上发展初加工,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果蔬等经济作物。

产业旺了,生态美了,百姓富了。一片片希望的田野见证,查纳村群众的生活,在李海青的带领下,越过越红火。问及李海青的希望,他说:“老百姓口袋里有钱,村干部脑袋里有货。”

(作者:李庆玲、王煜鹏、张鹏,原标题:查纳村干部“脑袋里有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