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人物 | 他用20年,把浑善达克3700亩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发布时间:2020-09-18 20:22:4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金梅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一个跨越20年的,与黄沙战斗、治沙致富的故事。

【视频】他用20年,把浑善达克3700亩荒山变成一片绿洲

中国网9月18日讯(记者 王金梅) 20年,3700亩荒山,由黄变绿,由贫瘠变成富饶……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村民马云平,用双手和汗水,谱写了这样一个荒山变绿洲的治沙奇迹。

初秋的9月,我们走进这片披上绿装的土地,听马云平讲他20年与黄沙战斗、治沙致富的故事。

多伦县诺尔镇新民村村民马云平

“猪上房,羊跳墙,小孩坐在房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是20多年前,在多伦县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多伦县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内蒙古距北京最近的旗县,曾经饱受沙尘暴和沙漠化的侵害。

据2000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全县风蚀、水蚀、沙化面积达33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其中严重沙化面积140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6%,形成东西走向的Ⅰ、Ⅱ、Ⅲ号三条大沙带分布在县境中。每当沙尘暴来临,遮天蔽日的黄沙伴随着大风吹遍居民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甚至有1米高的土墙被沙子淹没。 

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县成为北疆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发端地,开启了治沙防沙、生态环境保护和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当地政府根据政策鼓励村民承包五荒土地,但是却迟迟没有人站出来去干这看似没有经济效益的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马云平眼见家乡沙化日益严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防沙治沙绿化家乡的想法,在他脑子里油然而生。

虽然最开始妻子不理解不支持他,村民也指责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但三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马云平干事雷厉风行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格,他毅然与村里签订下了3700亩的《荒沙荒地承包合同》,并于2000年春季搬进了沙窝子里的简易房,开始了他的漫漫治沙路,饿了就啃一口馒头,渴了喝一口凉水。

马云平当年种的树现如今已经长大

前期治沙的路并不好走。马云平承包的荒沙荒地里有14个流动沙丘,面积约2100亩。刚开始栽种时,因为没有任何经验,马云平种下的黄柳苗都被风沙吹走。他又用割来的黄柳、杨树枝和农作物秸秆剁成一尺长的短棒,在流动沙丘上扦插网格沙障,再在网格内种上草籽,然后在沙带上种植柠条、黄柳、杨柴、沙蒿等防风固沙植物。但是,黄柳沙障在春天又几乎被掩埋。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不仅没有让马云平知难而退,反倒让他越战越勇,沙障被埋,那就埋了再插。凭借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终于有了第一个不再流动的沙丘。点点滴滴的成果,让马云平最终赢得爱人的支持,夫妻二人共同携手踏上了治沙之路。

8年之后,马云平看到流动的沙地被稳固住,便开始在昔日的沙地上植树造林。他在全县率先引进了樟子松进行种植,还采取杨树和樟子松混种的办法,提高植树的成活率。

马云平和妻子二人十几年如一日,不顾冬日严寒和夏日酷暑,用自己手中的铁锹和镐头,一个树坑一个树坑地挖,一棵树苗一棵树苗地种。如今,马云平治沙累计投入40多万元,共栽植樟子松1768亩,杨树、榆树、山杏、黄柳、柠条等1940亩,让3700亩沙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衣,重新焕发了往日的生机。

沙地披绿衣,焕发生机

早在2017年,马云平在被当时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时说道:“防沙治沙、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也是我一辈子的事业。”这样的信念至今仍深深根植于他的心中。

如今在植树造林的同时,马云平还在不断寻求打造防沙治沙、植树造林的生态产业链。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马云平创造性地使用多余的黄柳枝条生产加工养牛饲料,大大节约了肉牛的饲养成本,他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樟子松树下种植大片的赤芍中草药,充分利用林地,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沙地披绿衣,焕发生机

通过多年连续治理,多伦县沙化状况得到整体遏制,林草植被综合盖度大幅增加,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37.9%,项目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80%以上,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

马云平当年种的树现如今已经长大

马云平当年种的树现如今已经长大

(图/文/视频摄制: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