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浩瀚大漠绿色如潮百业馨香

发布时间:2020-09-17 14:23:54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韩继旺丨责任编辑:赵明霞

磴口县的成功实践就是巴彦淖尔市坚持不懈治沙的缩影。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有506万亩。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关系到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对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减少泥沙流入黄河,阻止沙漠侵蚀河套平原。成功的实践,写下了耀眼夺目的绿色诗篇——

昔日黄沙漫漫,今朝绿意盎然。

沙漠牧草

金秋时节,我们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城所在地巴彦高勒镇出发,沿穿沙公路向乌兰布和沙漠深处挺进,道路两侧的杨柳、梭梭、金叶榆、紫穗槐等各种树木绿叶婆娑、郁郁葱葱,犹如两条绿色的飘带伸向远方,将一个个产业各异的生态绿洲紧密串联起来。

华莱士瓜园、光伏农业园、有机水稻基地、酿酒葡萄园、铁棍山药种植基地、梭梭苁蓉基地、湖泊湿地、有机奶牛基地……浩瀚大漠绿色如潮,业态万千,巴彦淖尔人正在用信念和汗水写就人进沙退的绿色诗行。

产业治沙,让绿色发展可持续

治沙产业化,是巴彦淖尔人从实践中开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进沙漠边缘的巴彦高勒镇北滩村惠锋农业合作社,40多栋温室大棚内藤蔓粗壮叶片肥厚,一个个黄绿相间的华莱士瓜点缀其中,满棚馨香。

华莱士瓜园

“瓜王”武志强和父亲两代人种植华莱士瓜40多年,从露地栽培到温室种植,从单打独斗到牵头成立合作社“抱团儿”闯市场,甜蜜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华莱士瓜是磴口县特产,肉厚汁甜,软脆适度。温室瓜4月初就上市了,每斤能卖40元。大棚瓜5月底上市,露地大田瓜6月底开园,通过线上线下卖到了全国各地,年收入40多万元没问题。”武志强笑容写在脸上,甜蜜藏在心头。

他的成功,是磴口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华莱士瓜产业向绿色有机转型的一个缩影。

如今,以露地栽培为主,温室栽培为辅,搭配小拱棚栽培的种植格局已经形成。磴口县华莱士瓜、香瓜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成为农民致富的“金瓜蛋”。

继续前行,华盛绿能光伏农业科技园又是另一番新天地。这里将绿色能源与现代农业巧妙“嫁接”,蔚蓝色光伏板生成的“绿色电流”源源不断汇入电网,大棚里面各种有机蔬果长势正旺,白梨脆甜瓜芳香四溢,“鸠坑”茶树嫩芽翠绿,多肉植物憨态可掬,药用蚯蚓在湿润的泥垅温床上孕育生长……

光伏治沙

负责人李虎感慨道:“这片园区原来是起伏不平的沙丘,现已建成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套建设了950座玻璃温室、冬暖棚、联排棚等农业科技温室大棚,棚内种植高效的有机蔬菜、茶叶、菌菇、多彩苗木、甜瓜等植物,在这里既能看景,又能采摘,成为休闲旅游打卡地。”

金色的沙漠上泛起一抹抹蓝色的海浪,万亩生态光伏基地吸引国电、国华、昌盛日电等企业入驻运营。目前已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2000亩,完成投资22亿元,装机容量达220兆瓦,年发电量3.6亿度,已被打造成为重要光伏治沙产业园。

一路向西行进,仁创沙漠有机水稻种植基地铺展出一片绿色的海洋,连片的稻田,微风拂过,飘来阵阵稻花香。这片1000亩的沙漠每年种植水稻,稻田放养鱼蟹,形成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鱼稻共生新模式,亩均产值8000多元。

“我们采用生态保水砂技术,在沙漠地下80厘米左右的地方铺设了一层保水砂,防渗透气的同时,还可增加稻田溶解养分,有利于植株生长。生产的大漠香稻米每斤批发价卖到近20元,主要销往北京等地高端市场。”沙漠绿洲,生机勃勃,总经理杨国山无比自豪。

在圣牧高科公司,又是一番怡人的景象。

沙漠深处,平坦的圣牧大道两侧,高大的杨柳树挺拔耸立,将流沙牢牢地锁在根下,苜蓿、燕麦草种植区里,大型自走式喷灌机均匀地喷洒水雾,画出一个个巨大的绿色同心圆。

黄沙止步,绿意延伸。圣牧人在此扎根10年,奋战治沙,硬是将2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改造为绿洲。

这里分布着圣牧高科公司22万亩草场和23座有机牧场,饲养着10万头有机奶牛,日产有机鲜奶1300余吨,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高品质有机牛奶。

现代奶牛牧场

牧草基地负责人黄勇强说:“我们在沙漠里面种出国际上一流的优质苜蓿。每一个青贮苜蓿裹包里头都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一扫,就做到了可追溯,目前在国际上来讲是唯一进行全程跟踪的。”

圣牧高科独辟蹊径,在乌兰布和沙漠建立有机奶源基地,通过治理形成有机草场,有机草料用于喂牛,牛粪还肥于土地,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良性沙草有机奶产业链,圣牧奶源也是国内首家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的奶源。这就是产业科学循环不断提升的密码,让人感到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沙海兴业唱响田园牧歌。一路走一路看,80多公里的穿沙公路,不断跃出的鲜亮绿色浸润着眼底,犹如写在大漠上的绿色诗行。

生态的磁场效应,让一个个绿色项目纷纷入驻。目前,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区已聚集了130多家企业,形成了有机牛奶生产加工、光伏发电、番茄加工、粮油加工、葡萄酒加工、中药材加工、全域旅游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巴彦淖尔市以国际化视野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谋篇布局,投资15亿元的中以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伊利集团高端有机乳产业集群样板项目——杭锦后旗10万头奶牛生态乳业园区、蒙牛乳业产业园西部中心巴彦淖尔有机高端1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相继启动,正在走向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种养加结合的高质量防沙治沙道路。

生态治沙,让绿色屏障固本强基

在磴口县,曾经有一句民谚流传甚广:“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小风眼难睁,大风活埋人。”今天,这样的凄苦之声已经为新生活的歌谣所代替。70年来,磴口人民众志成城矢志不移,接力种树种草治沙,一代接着一代干,构建起一道道阻风挡沙的绿色屏障,这屏障,经过几代人的构筑,已经本固枝荣,牢不可破。

该县首任县委书记杨力生1950年上任伊始,提出“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筑堤,沿堤栽树,营造黄河护岸林带”的倡议,号召率领全县各族人民挺进沙海,打响治沙造林攻坚战。

“大漠愚公”谢恭德带领妻儿老小挖渠开荒,坚持植树造林40年,硬是让5000亩寸草不长的沙漠披上绿装。

农民治沙专家牛二旦总结出“撵沙腾地,造林固沙”的经验,在4300多亩沙漠里,栽植了150万株绿树,把昔日的明沙梁改造成一个林茂果香、畜旺粮丰的生产基地。

政府主导,各方参与,上下同心,代代传承,让绿色屏障越筑越牢,就是治沙播绿的根本所在。

飞播造林、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陆续完成80公里穿沙公路建设工程、穿沙公路两侧42万亩植树造林工程、154公里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磴口县插上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翅膀。

沙里播绿,织就生态绿毯。目前,磴口县境内近23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了绿装,形成了160个湖泊绿洲,面积达到57.8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04%扩大到现在的20.56%,林草覆盖率达到了37%。

资料显示,1984年,磴口县沙尘天气日数为146天,2016年减少为31天,现在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浩瀚沙海中长出的片片绿洲,凝聚着磴口县几代造林人的心血和希望。

“沙害”变为“沙利”,由防沙固沙向治沙用沙转变,过去普通的沙生植物在科技的力量下身价倍增,梭梭接种肉苁蓉、人工种植甘草、酿酒葡萄等一批新兴的沙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晾晒肉苁蓉

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晾晒棚内,一根根粗壮的肉苁蓉晾晒在木架上,这些道地中药材经过切片等初加工程序以后将销售到同仁堂等各大药厂。董事长魏均从小在沙漠里摸爬滚打,说起治沙,他自信满满:“得到肉苁蓉先得种梭梭,梭梭成活长大后防风固沙,这就是生态效益。在梭梭上接种肉苁蓉,不影响梭梭生长,一次接种有序采挖,取大留小,可以持续多年,经济效益非常好。梭梭接种肉苁蓉亩均收入能达6000元,是优质耕地收入的3倍,还可实现一次种植收获15年以上。”

2006年,魏均承包下乌兰布和沙漠中5万亩荒漠,陆续投资8000多万元栽植梭梭林3万亩,人工嫁接肉苁蓉2.5万亩,形成以肉苁蓉种植为主体,甘草、黄芪、锁阳、菟丝子、苦豆籽、沙漠羊、沙漠鸡等为辅助的沙生动植物种养链。

沙金苏木巴音温尔嘎查农民刘耀宗创造的是另外一种治沙模式。他带领全家改沙造林造田,建起一座绿树环绕、瓜甜果香的现代农庄,俨然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农庄周边道路、渠背、田畔栽种了各种果树及杨树,有600亩之多。1400亩土地种植制种玉米,打下的秸秆青贮养羊,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种植。

沙漠山药

“每年我这里的纯收入能达到100万元以上,效益挺好。”刘耀宗苦尽甘来,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大漠播绿,生机盎然。独具魅力的大漠风情也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生态环境转化成“美丽经济”。2019年,磴口县接待游客14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0.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

绿色理念孕育美好未来。磴口县的成功实践就是巴彦淖尔市坚持不懈治沙的缩影。巴彦淖尔市统筹谋划和推进生态治理、产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防风固沙,实现既增绿又增收、既治沙又治贫的良性发展。

(作者:韩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