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锦绣海棠果:绿了科尔沁沙地,红火了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09-16 17:44:18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金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金秋9月,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的果园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视频】一枚锦绣海棠果:绿了科尔沁沙地,红火了新生活

中国网9月16日讯(记者 王金梅) 金秋9月,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镇希伯花嘎查的果园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果农们正在采摘红通通的锦绣海棠果,销往四面八方的餐桌上。

近年来,科左中旗大力发展锦绣海棠产业,目前希伯花镇锦绣海棠栽植面积已达15万亩,挂果面积达8000亩,其中3300亩进入盛果期,今年预计产量达830万斤,果品质量、产量不断提高,产品远销海内外。同时,当地还推动农文旅“横向”融合,全力打造“希伯花锦绣海棠”品牌,小小红果红火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锦绣海棠也称鸡心果,为小果型苹果品种,2017年末通过国审,定名为“塞外红”。该品种树姿优美、花艳味香、果色艳丽,2-3年即可见果,3-5年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果实呈长圆锥形,成熟时呈深红色,果肉多汁,口感甘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等多种有益成分,营养价值高,广受消费者青睐。

在体现林果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锦绣海棠的生态效益也在逐步显现。

“希伯花”这个地名在蒙古语中意为“长牛蒡草的坨子”,顾名思义,这里曾经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近年来,当地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结合无立木林地恢复、退耕还林、残次林改造,把荒沼沙地治理、低产低效林改造与发展果品经济林产业相结合,实现林果经济和生态治理“双赢”。2017年以来,希伯花镇以打造“内蒙古锦绣海棠第一镇”为目标,在沙化退化的土地上种植了11万亩锦绣海棠和沙棘,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8%,首次实现“林进沙退”,“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锦绣海棠成了助力生态修复和人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也称达尔罕旗,位于通辽市东部,辖21个苏木乡镇场、街道,555个嘎查村(分场、自然村),有耕地541万亩、草牧场591万亩、林地327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亿斤以上。近年来,科左中旗大力实施“31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工程(即建设300万亩高效节水粮食功能区、退耕还林100万亩、退耕还草100万亩、发展特色种植基地100万亩、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坚持不懈开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的防沙治沙工作,全旗累计完成沙地综合治理30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2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3%,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局面得以控制,生态环境、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一枚小小的锦绣海棠果,是美食,也是风景(摄影: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