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后旗:脱贫致富“一牛当先”

发布时间:2020-09-04 15:0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立足打造“中国肉牛产业第一旗”,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2019年肉牛饲养量100万头、交易量100万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县域肉牛存栏第一旗(县)。

初秋的科尔沁大地上,广袤的田野还是一片绿意葱茏,此起彼伏的“哞哞”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一切围绕牛产业发展,一切服务牛产业发展,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立足打造“中国肉牛产业第一旗”,坚持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全力以赴兴产业,巧念养牛致富经,2019年肉牛饲养量、交易量均达到100万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县域肉牛存栏第一旗(县)。

午饭时间刚到,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边布拉嘎查第一书记赞丹便开着车开始在村里转悠,每天每家每户家里、院子里都有什么问题和变化,她都详细记录在自己的工作笔记里。她说:“只有午饭时间大家伙才可能都在家里,想找到他们必须趁这会儿去。”驻村工作队队员包建华说:“刚来的时候村里只有400多头牛,现在已经发展到1600头了,人均3头牛,黄牛产业已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科左后旗坚持嘎查村工作队不撤,调整充实813名驻村干部“5天4夜”蹲点帮扶262个嘎查村,保持工作连续性,组织各级干部一户一户查、一人一人过,记好民情日记,下足“绣花功夫”,问清问准群众需求,把群众急什么、盼什么、缺什么的问题彻底解决到位。截至目前,旗镇村三级书记已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问题3913个,驻村干部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帮助群众办实事1.2万余件。

抓好肉牛主导产业,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019年以来,该旗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3个,投资3.2亿元,实现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科左后旗在全市4个国贫旗中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生态产业扶贫案例”“黄牛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干部“给力”,农民也不“含糊”。在边布拉嘎查村村民金仙家的牛舍里,12头牛正慵懒地趴在牛舍里,主人正忙着收拾牛粪。金仙今年50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妻子身体也不好,岳母常年卧床,大女儿刚结婚,二女儿还在上学,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2017年脱贫。谈起养牛经历,金仙说:“通过这几年养牛,我琢磨出不少门道,现在村里谁家的牛有点小毛病,我都能帮着看看咋回事了。”

来到同村村民杜吉雅家里,干干净净的小院子里有果树、有田地,还有小鸡小鹅。她是2018年被识别的贫困户,目前女儿在读大学,儿子在上高中,还未脱贫。驻村工作队去年给她家买了100只鸡鹅,今年正计划用项目资金给她家买牛,听到这消息,杜吉雅高兴地说:“这几年多亏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的日子现在正一步步变好,女儿也快毕业了,我们的好日子也快来了。”

为确保产业发展有后劲,科左后旗大力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全面排查了解贫困户贷款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应贷尽贷。同时,创新推出“肉牛贷”“繁育贷”“惠农E贷”等金融产品,最大程度满足贫困户资金需求,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农牧民养牛热情持续升温,由过去不想养、不能养变为争着养。短短几年,该旗贫困户养牛规模发展到6.86万头,实现人均养牛2.2头,全旗8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

为进一步做大“牛”文章,今年,该旗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带和全市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部署要求,拟投资9.44亿元,新建万头存栏育肥牛养殖场3个,改扩建千头牛繁育养殖场15个,建设1500头规模人畜分离养牛示范小区20个,建设旗级农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园1个,年末实现新增肉牛存栏10万头以上,让农牧民真正“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