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心换真情!一场时隔16年的见面情暖苏尼特草原

发布时间:2020-08-31 16:58:03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刘亚辉 杜小龙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万水千山总是情,以真心换真情,在苏尼特草原上一段跨越十余年的温馨故事感动无数人 。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万水千山总是情,以真心换真情,在苏尼特草原上一段跨越十余年的温馨故事感动无数人 。

当年发起草原爱心助学活动的爱心人士张宇航带队再次回访草原

16年前,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学生,在内蒙古草原苏尼特右旗的两名孩子车力很和乌云嘎就是其中两名。

近日,当年发起草原爱心助学活动的爱心人士张宇航带队再次回访草原,来看看当年由广东广新外贸集团热心人资助的“小朋友”长大后的样子。车还没停稳,车力很和乌云嘎一家人就围了过来,他们穿着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表达着草原人民对客人的尊敬和对“好心人”的感恩。

16年前,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与车力很和乌云嘎的初次相见

16年后,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与车力很和乌云嘎再次相见

他们拿出16年前张宇航第一次来他们家时的合影照片,上面有两个孩子的父母,有张宇航夫妇以及两个孩子,当时她们一个10岁,一个12岁,如今她们已亭亭玉立,大家再按照当年的位置,又合了一个影。

1959年年底,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几十个孤儿院聚集了3000余名孤儿,不久后被后人称为“当时最大规模人道主义人口迁移”的大转移便拉开了序幕。从上海蜿蜒北上的铁路记载了这些孩子的生命轨迹,也将“北上广”和内蒙古的爱心对接一直延续。

这段故事还要从1996年说起,身在改革开发前言的张宇航,听说了内蒙古人民养育上海三千孤儿的感人故事,张宇航被内蒙古大民无私奉献所感到,特别是被都贵玛老人养育二十八个国家孩子深深打动!

他觉得要懂得感恩,要把感恩付诸行动,要回馈内蒙古人民,他决心要资助内蒙古孩子,让他们有学上,有积极幸福的人生。他从1997年开始资助第一个内蒙古牧民的孩子,后来他的妻子也加入了,也资助内蒙古牧民的孩子上学,再后来他的孩子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也资助了内蒙古牧民的孩子。

张宇航(中)与受资助者合影留念

他知道,仅凭自己和家庭之力无法资助更多的孩子,他就发动广东的其他爱心人士,组建了广东草原爱心团队,他们的目标是实现资助三千内蒙古孩子上学,旨在为贫困儿童或孤儿捐款捐物,解决生活困难。爱心帮扶人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一对一、多对多和多对一等多种方式,为对接资助的贫困儿童提供现金资助。如今他们已经远远完成了这一目标,不过他们的行动还在继续。

因此,他和他的草原爱心团队获得了内蒙古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但他却说,是内蒙古人民感动了我,是都贵玛老人感动了广东草原爱心团队!

多年后,故人相见感动依旧

多年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拿出当年珍贵的合影照片,拉起来了家常话。这两名受资助的孩子车力很和乌云嘎当年只有七八岁,现在都已经大学毕业,张宇航一行人与她们俩畅谈着下一步的生活和工作计划,大家就像是走亲访友一样,详细了解询问其生活、学习情況以及当前存在的困难。并叮嘱她们要乐观面对生活、努力学习,争取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社会和各位热心人士的关爱。

车力很和乌云嘎的家人们也是特别激动,有很多感谢的话想说,还特别邀请到了乌兰牧骑的退休老队员来为爱心团队们带来马头琴演奏。歌声,笑声,抽泣声,交谈声在屋子里交融,也在屋子里每一个人的心里交融。

张宇航带队的爱心队员们还参与到嘎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张宇航带队的爱心队员们还参与到嘎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去,车力很和乌云嘎和大家一起身着红色的志愿者服装和蓝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马甲,漫步在蓝天碧草中,他说,见到孩子们已经长高长大,内心好感动,希望孩子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立志做大事、创大业,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不忘家乡,奋发上进,做爱心传递的使者。

车力很和乌云嘎与张宇航久久不舍分开,她们也被张宇航夫妇的大爱感动!她们表示,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继承草原爱心团队大爱无疆、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不分地域的精神,善根深植于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事,帮助别人。

(作者:刘亚辉 杜小龙 图片提供:王慧 刘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