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典型的贫困村——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如今摇身变为远近闻名的度假村、“网红村”
去年,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7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正式摘掉已经戴了25年的国贫旗“帽子”,“穷地方”这个标签一去不复返。
今年,仅剩的60户11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将全部脱贫,在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的同时,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京蒙扶贫协作等“良方”不断巩固着脱贫成果,一个个村域经济经历着孕育和发展。
脱贫了、致富了,即将小康了,这是群众切身体会到的获得感,也是面对未来发展、树立信心的动力源,从“输血”到“造血”,从帮扶到培养,从补短板到强产业,如今,在内力和外力的双重作用下,村民们拔穷根的干劲越来越足,在太仆寺旗的广袤大地,星罗棋布的乡村正经历着从脱贫摘帽到全面振兴的历史转折。
激发内力,闯出一条条通向振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立志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之源,说起已经脱贫的宝昌镇边墙村,这里的村民可谓干劲十足、信心百倍。
土路、土房、土院墙,贫困人口多、没有产业、贫困发生率高……8年前,边墙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和发展上的“尾巴村”。
如今驶入边墙村,穿过古色古香的“城门”,林荫间的水泥路扩展到村庄的每个角落,湿地公园里的凉亭、木栈道、草坪,一派清新的田园风光,滑雪场、网红直播、文化大院……边墙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度假村、“网红村”。
说到边墙村,就不得不提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文成,上任后的第一个春天,边墙村完成了土地的重新分配,从那以后,他带领着村民拉土把过去的废弃大坑填平后建起了80座大棚,不仅完成了对环境的治理,出租后还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6万元收入。在一个个合作社的带动下,边墙村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发展牛羊养殖,有效促进了农牧业增效,同时,吸纳入社村民114户340人,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
脱贫致富要因地制宜,命运则握在自己手中。整体规划、项目支持、产业带动……过去,边墙村利用合作社经营积累了最早的村域财富,几年来在王文成的带动下,全村积极拓宽发展思路,将产业延伸到了特色旅游业上,利用前几年高标准的危房改造成果,打造出一座座乡村民宿,这些成为了边墙村村民致富的新起点。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巩固扶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下了产业基础。如今,边墙村所有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年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8000元。
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太仆寺旗不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加强扶贫项目绩效管理和扶贫资产运营管理,深化嘎查村“三资”管理改革,确保群众持续受益。目前,所有嘎查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3万元,73个重点村全部超过20万元,村域经济不断壮大和发展。
产业带动是推动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也是将贫困群众参与到脱贫过程中的有效途径。在太仆寺旗的田间地头,越来越多的扶贫车间建成投产,其中有熟食加工、服装、足球缝制、灯笼制作等,而上游企业负责原料、销路、培训,宝昌镇向阳村的编织袋加工车间就是其中一个。
2019年,宝昌镇向阳村办起了自己的“工厂”,产业带动这把“金钥匙”将25个年迈、弱劳动能力和残疾贫困户链接在了一起,农民加工出的编织袋,为企业进行来料加工生产。
村民郭换果一家三口人,前些年在外地打工,租房子、定点上下班、顾不上家务活,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他们。去年他们回到村里,丈夫干点别的活儿,她在扶贫车间从事扎袋工作,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3000元,不仅工作轻松,还不耽误家务活。正在采访的时候,扶贫工作队的姚振兵来给大伙儿发工资,大家高兴地纷纷来领。姚振兵说:“这是8月8日到15日的工资,每次卖完编织袋马上发工资,这次31名村民领到了共计7864元的薪水。”
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村域经济的生产中。今年该村的“产业工人”增至44人,年龄最大的超过了70岁。去年年底,利用京蒙帮扶资金,该扶贫车间有了锅炉房,冬季农闲时也可进行生产。将农村的劳动力在农闲时解放出来,200多平方米的车间成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新高地,今年,向阳村的扶贫车间即将迎来产业革新。
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的扶贫,才称得上精准扶贫。不管是投身种苗繁育基地,还是助力大棚生产,亦或是开发旅游,扶贫先扶志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而外来项目则使脱贫致富如虎添翼。
借助外力,迈过一道道制约发展的坎儿
黑渠山脚下的黑渠山村,是骆驼山镇农牧业基础较好的村,但多年来受制于两个因素的局限:一是路,二是水。2020年在京蒙扶贫协作的助力下,这两件村民们翘首以盼的事都得到了解决。
黑渠山村下辖小黑渠山、大黑渠山、铁匠楼、上三面井及下三面井五个自然组。记者来到村里时正赶上施工队开山修路。横亘在两个自然组间的山脊被挖通,10米高的豁口成了新通道,60多万元的扶贫资金解决了多年来这1.5公里的行路难问题。
村支书高俊锁兴奋地说:“大黑渠山这个地方在全村来说是个‘风水宝地’,四面环山、土地肥沃,独特的小气候让这里冬暖夏凉,本来可以成为农牧业高产区域的大黑渠山,却一直受制于‘无路可走’,过去是进不好进,出不好出。”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大黑渠山自然村的发展,正在路过施工地的村民安志林告诉记者:“修好路对我们村民出行特别方便,过去下雪、下雨出不来,卖粮价钱压的上不去,路通了我们的生活就方便了。”
在距离村党群服务中心不远处的坡地上,新建的一座100平方米的小屋格外显眼,里面的大型净水设备已经投入使用,103.5万元的京蒙扶贫资金为村里引来了纯净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惠及四个自然村,解决了本地300余人及800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为了验证村里的水质究竟是否得到了改善,记者来到村民马平家。水龙头放出的水清清沥沥的,马平告诉记者:“过去烧水,水垢沉淀现象很严重,定期就得刮一刮壶底和缸底,现在放出的自来水明显比过去干净了。”
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和中央机关定点帮扶,太仆寺旗已推动形成了“大扶贫格局”新局面。同时,该旗认真落实安全饮水、电力改造、医疗保障、教育补助和社会兜底等政策措施,继续巩固提升“3+3”产业带贫机制带动效应,推动脱贫成效持续发力。
贫困人口既不笨也不懒,只是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关键时刻借外力扶上一把,也就熬过了最难的那道坎儿。
过去在外讨生活,现在干出好生活。杨树花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京蒙扶贫协作项目落地她所在的宝昌镇边墙村,草莓种苗繁育基地拔地而起,守家在地的杨树花在这里找到了新工作——大棚管理员。
以就业促脱贫,60多岁的杨树花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她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我在这里长期务工,4月到9月这个时间段里,我每天最低能挣到90元,半年的时间差不多小两万元钱。装盘、栽苗、上水、防虫,每天打理着10个大棚的生产,上个月我家成功脱贫了。从早干到晚,慢工出细活,我的心气儿也更足了。”
从2018年京蒙扶贫协作开展以来,北京市昌平区就计划把优势的种植业“嫁接”到太仆寺旗,特别是草莓种苗,在太仆寺旗经过试验后,具有成活率高、病虫害低、生长较茁壮等特点。2019年,借助360万元的京蒙扶贫资金,草莓种苗繁育基地成功落地边墙村,当年就有72座大棚拔地而起,200万株种苗带动了村里1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此务工。
通过京蒙扶贫协作,三年来,太仆寺旗838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扶贫干部、一线教师和医生通过培训交流,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用情用力,投身一件件光荣使命
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向阳村扶贫车间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出现了断档期。为了长远发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利用今年争取到的125万元扶贫资金对扶贫车间进行扩建,新建700平方米厂房,从山东省购置切缝一体机、四色印刷折边机、液压打包机、收袋机,完善编织袋生产加工的整套生产链。
为了带动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也为了保住扶贫车间这个真正的村域经济“恒产”,驻村工作队上半年带着跑项目。驻村工作队队长郜建军告诉记者:“下一步,产业发展的指挥棒将陆续交给本村的人,今年我们不断地把一些经验和工作方法教给他们,并物色和培养懂管理、能销售、善理财的乡土人才。”
摘去国贫旗“帽子”的那一刻,全旗20多个责任部门、176个驻村工作队、1785名帮扶责任人与嘎查村“两委”班子上下同心、戮力攻坚,带着感情和责任担当作为,向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发起总攻。今年,太仆寺旗继续压实各级干部责任,实现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初夏时节,红旗镇红喜村街道宽敞明亮,院落井然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吃过早饭,刘长兵忙着去照料刚产下不久的牛犊。“今年市场行情好,一头三个月大的牛犊就能卖13000元。”看到院外走来的人,刘长兵热情地邀请他进来,“朱书记,快来看看我这头牛犊怎么样。”
刘长兵口中的“朱书记”,名叫朱占军。2018年5月,按照组织安排,他被选派到红旗镇红喜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两年来,朱占军和驻村工作队全面掌握贫困户的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做到对贫困户精准“把脉”,制定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通过发展产业、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劳务输转、社保兜底等方式“对症下药”,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持续增收。2018年,红喜村退出贫困村行列;2019年,包括刘长兵在内的全村123户贫困户告别了贫困。
如何保证村民持续增收?这是朱占军和驻村工作队今年以来一直解决的问题。红喜村作为全国人大机关的定点帮扶村,今年全国人大机关将进行订单式帮扶,鼓励村民发展西瓜种植和肉鸡养殖,秋天时进行收购。“以‘庭院经济+企业’发展模式,我们村和两家企业签订了土豆种植项目合同,并以合同价每斤1元钱的价格回收。经测算,可使有劳动能力的94户脱贫户每户增收3500至4000元。”朱占军说表示:“我相信,只要全村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盯着增收致富的目标共同奋斗,一个绿色生态、乡风文明、富美安康的新红喜村就在不远的前方!”朱占军的话掷地有声。
组织完善各类基础档案、认真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方针政策,增强村域经济“造血”功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一支支战斗力强的驻村工作队,与所在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助推“幸福村”开启产业发展“加速键”。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刘博 乌云嘎 白嘎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