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个!新一批“生命鸟巢” 在玉树启动安装

发布时间:2020-08-19 14:30:00丨来源:青海日报丨作者: 董洁 杨宝珠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为三江源鸟类搭建“生命鸟巢”,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实施的一项社会责任根植项目。

“这次我们定制了960个‘生命鸟巢’,准备组织专业人员在玉树所辖5个县的10千伏和35千伏线路杆塔上进行安装,计划8月底前全部安装到位。”7月20日,在鸟巢安装材料存放现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玉树供电公司安监部副主任徐文琪一边清点鸟巢数量一边介绍。

为三江源鸟类搭建“生命鸟巢”(摄影:王国栋 朱毅然)

为三江源鸟类搭建“生命鸟巢”,是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实施的一项社会责任根植项目,这是该项目在青海玉树落户以来,组织安装的第四批“生命鸟巢”。 玉树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物多样集中,鸟类种群丰富,尤其鹰、隼、金雕等大型鸟类栖息较多。2011年至2016年,青藏联网工程、玉树联网工程、果洛联网工程相继投运,大电网逐步延伸到三江源深处,随着铁塔银线进入三江源腹地,这些草原上少有的制高点也成为了大型猛禽最喜欢的栖息地,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鸟类自身的安全形成隐患。

“为了防止鸟类靠近,我们曾在25条10千伏线路加装了3000只新型驱鸟装置,并将1439基耐张杆引流线更换为绝缘导线,还对6700余套横担进行绝缘包敷。起初效果很好,能够起到驱鸟的作用,但鸟类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不再害怕电杆上安装的这些东西,依然在电杆上筑巢、栖息。”徐文琪说。 要化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与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要将保护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以保护青海三江源头生态环境平衡为主题,以新生电网、原生鸟类和牧民群众这三个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处为切入点,转变以往仅考虑电网企业电网稳定运行这一单方面利益诉求和单线条解决问题的模式,立足于用生态平衡与和谐稳定的角度去解决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遇到的问题。

2016年起,专业人员从保护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和建设生态电网的视角入手,通过调查掌握鸟类习性,探索思考鸟类和电网相处新模式。同年2月,三座观鸟站在鸟类活动特别频繁的区域建成,专业人员除了使用望远镜、夜视仪、照相机、DV机观察和拍摄塔上鸟类活动外,还在不同塔位的塔头上安装多部高清高速全天候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全天24小时拍摄塔上鸟类活动影像,采集了大量的鸟类活动视频及图片数据,掌握了众多鸟类在杆塔上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 专业人员通过分析数据,以实现鸟类与电网和谐共处为突破口,变防鸟驱鸟为引鸟护鸟,策划了“以‘生命鸟巢’实现三江源牧民群众、原生鸟类和新生电网和谐共处”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在线路杆塔上加装人工鸟窝,主动引导鸟类在杆塔“安全区域”栖息,并从2017年起,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三江源区域推广实施。

“当初我们设计的第一代鸟窝‘入住率’不够理想,随后通过分析鸟类筑巢习性,用天然植物藤蔓编制了直径1米的人工鸟窝,并在鸟窝底部铺设20厘米厚的天然椰棕棕垫,安装以后,‘入住率’明显提高了。”国网青海检修公司格尔木运维分部“电力天路”运维班班长王辉说。针对鸟类活动栖息的特点,除了在铁塔搭设人工鸟窝外,专业人员在线路铁塔密集区域周边装设了独立的招鹰架,给鸟类正常的活动和休息提供更多选择,避免鸟类在输电线路架空导线上休息停留,降低鸟类在输电线路三相导线之间飞行穿越的几率,保护鸟类免受高压电击的伤害。

为长期可持续打造该项目,国家电网公益基金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保障了项目最初的顺利实施。自2019年起,国网青海电力进一步深化“生命鸟巢”项目,将该项目纳入电网建设和运维工作同步推进,从源头上解决了项目实施的资金、人员等问题。“截至今年7月,我们已经在玉树1市5县范围内线路杆塔上,安装了‘生命鸟巢’3230个,根据专业人员持续观测,近2300个鸟窝有栖息筑巢痕迹,成功引鸟筑巢2000余窝。”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党委宣传部政宣处处长杨宝珠说。

据悉,随着“生命鸟巢”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如何开展有效的鸟类常态监测,使新鸟窝的加装更科学合理,旧鸟窝得到及时有效维护,从专业技术和人员组织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专业人员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和专业机构合作,挑选出6个具有代表性的人工鸟窝地点,架设监控摄像机开展监测和数据采集工作。而利用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监测和收集鸟类活动数据,开展人工鸟窝材质、选点研究,建立健全人工鸟窝常态更换机制,将是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