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碧万顷、牛羊遍地。在新巴尔虎左旗的草原深处,牧民苏尼尔正坐在家中收看网络电视,院外有一个网络接收器,监控摄像头正对着草场上的牛羊,打开手机App,就能实时放牧。
内蒙古农牧区地广人稀,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内蒙古实施“智慧广电网络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将网络建设向农牧区深度延伸,让广大农牧民既能收看到高清的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政策培训、文化教育、法律、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过上网络新生活。
在苏尼尔居住的贡诺尔嘎查,牧民人家零星分布,最远的相距十几公里。由于地处边远地区,这里一度连稳定的手机信号都没有,信息网络无法通达。过去,当地农牧民在空闲时间除了喝酒无事可干;外出上学、务工的年轻人走了就不愿回来。
“内蒙古边远农牧区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网络建设难、覆盖成本高。我们创新性地采取光纤传输、无线覆盖交互融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难度、减少了覆盖成本,有效破解了偏远农牧区的网络覆盖难题。”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新巴尔虎左旗分公司经理徐良说。
2019年以来,新巴尔虎左旗和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合作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新型智慧牧区建设项目,帮助全旗95%以上的牧民实现了网络覆盖,同时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板块,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各种在线服务。
如今,贫乏单调的牧区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很多像苏尼尔一样的牧民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还享受到远程医疗、法律咨询、网络购物等服务。即使在疫情期间,牧区的孩子也能上网课,一点儿没耽误学习。
“我家有3300亩草场、200多只羊、20多匹马,自从装了无线网络和牧场监控系统,即使不在家,也能随时从手机上看到牧场情况,再也不用追着羊群跑来跑去了。”苏尼尔说,现在网络很流畅,网络使用费每个月仅50元。
随着“智慧广电网络服务进村入户工程”持续推进,截至今年6月,内蒙古已经完成了全区762个乡镇苏木农牧场、6785个行政村嘎查的光缆通达,建设农牧区光缆长度近8.5万公里,覆盖农牧区群众达200万户。
在网络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内蒙古还在4200多公里边境沿线上统筹实施了广播电视固边工程,推进广播电视和宽带上网向边境、口岸、哨所延伸,改善了边境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过年回不了家,想在边防连队看春晚,经常没电视信号。”驻扎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某边防连连长于旭明说,去年连队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覆盖,上百套高清电视、电影、视频节目应有尽有。同时,通过网络实时监控,24小时自动监测可疑人员、车辆,数字化建设显著提升了边防工作效率。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基础设施变成了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边远地区落下。”内蒙古广电网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海波表示,公司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统筹实施现代化牧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项目,着力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的短板。
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内蒙古农牧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已得到转变。当前,全区98%以上的行政村已接入光纤,超过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