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锡林郭勒草原上唯一一座高等学府——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以民族文化及地方经济特色发展为依托,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研究,充分传承、利用、发挥好文化遗产的能动作用,推动富有民族地域色彩的文化建设,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蒙古语言文化艺术系青格勒图老师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上理论课
一直以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依托锡林郭勒地区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发挥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引领作用,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民族文化技艺人才。学院围绕民族文化设置了相关专业,把民族传统文化如舞蹈、长调、呼麦、马头琴、马术以及民族手工艺等作为课程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体育学院学生在训练
立足民族文化建立特色专业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部边疆,草原牧区辽阔广袤,以蒙元文化、马文化以及各类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兴盛。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条件,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部分专业实施蒙汉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结合当地畜牧业产业优势设置畜牧兽医、饲料加工、草原生态、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设置了蒙古语主持与播音、民族动漫、音乐教育等专业并将民族舞蹈、长调、呼麦、马头琴、马术、射箭、搏克、蒙医蒙药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等项目作为专业课程引入课堂,逐步建立起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系、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马术系、成吉思汗电影系、蒙古文化研究所、游牧文化研究院、蒙餐研究学会、马文化研究学会等教学和科研单位。
齐·宝力高老师一对一教学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2009年4月,马头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护和传承马头琴文化,让当代青少年了解马头琴、热爱马头琴、保护传承马头琴,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以民族艺术为抓手,马头琴文化为依托,将马头琴艺术系统化,培养学生传承民族艺术,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强化特色专业带动项目发展同时该院根据专业建设总体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努力把马头琴演奏专业建设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
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少年马头琴培训基地在锡林浩特市蒙古族第二小学揭牌
同时为加强社会服务能力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自2015年起与锡林浩特市蒙古族第二小学、兴安盟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小学、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蒙古族实验小学、辽宁省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中心小学等七所院校共建马头琴培训及学生实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合作建立了的少年马头琴培训基地和实训、培训基地运行稳定,开展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马术教学现场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马术系成立于2016年8月,依托地方优势的文化和人才资源,主要培养掌握马术运动知识、竞赛与管理知识,具备马术运动技能及运动指导、马匹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锡林郭勒盟、自治区及国家输送马术专业运动员、教练员、饲养员以及马房管理人员;全区范围招收运动训练(马术方向)和马术专业(耐力赛马、场地障碍、马上技巧、速度赛马)两个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开设马术安全规范、马匹调教、马术运动概论、马文化学、马房管理与马匹护理学、马医学、马术竞赛规则、马场马术、速度赛马、耐力赛马、场地障碍、马上技巧等课程。
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特色教育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着力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有效推进蒙古语标准音的推广普及,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标准音培训测试基地、锡林郭勒盟双语培训基地落户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传承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壮大乌兰牧骑队伍,学院于2018年获批设立“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为传承和发展蒙餐文化,学院于2013年获批建立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内蒙古蒙餐研发中心”;为传承民族手工艺品技艺,促进大学生在相关领域创业就业,学院于2016年建成占地1000平方米的“民族手工艺制品创业园”,并引进了20家民族手工艺制作商家入驻园区,入驻项目包括蒙古袍制作、毛毡制作和民族饰品制作等,进一步提升了少数民族手工艺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为促进查干伊德文化传承,学院生物工程研究院在全区范围内招收和培训传统乳制品从业人员2100人次,生物工程研究院申报的“传统乳制品标准及工艺技术研究”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称号,“传统奶食品制作”培训项目被授予2016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就业技能“特色培训品牌”和“自治区知名品牌”称号……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第一期蒙餐烹饪师培训鉴定班结业仪式现场
锡林郭勒查干伊德制作大赛现场
近年来,在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教学科研领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成果频出,已公开出版了科普丛书1部,乳制品实用技术培训教材1部,编写了《经典蒙古马学百科全书》(4本)、《蒙古族科学史》(8本)、《现代牧民实用技术读本》(20本)等多部社科普及读物,建立了“成吉思汗文献研究中心”,开展成吉思汗及蒙古族历史文化专项研究活动,出版学术专著《蒙古族民间文学神话卷》1部。2015年以来,学院获得了“新型蒙古包”“可拆卸型蒙古包”“新型陶脑组件”等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学院根据“2015—2018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明确了“辅教、辅学”的功能定位,按照“便捷、成效、促用”的原则,收集整理了蒙古族呼麦、马头琴、长调、潮尔道等内蒙古“非遗”传统音乐曲目,于2017年7月份成功申报立项了《中国传统音乐—非遗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
蒙古族长调歌曲保护传承与发展暨宝音声乐作品研讨会现场
为了保证民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系近几年分别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潮尔道、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培训班”“蒙古族高级呼麦传承人培训班”“蒙古族祝赞词传承人培训班”“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培训班”“蒙古族手工艺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演员、公务员、以及来自部队、农村牧区各行各业的青年爱好者踊跃参加,通过专业培训即提高了专业技能又传承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艺术。
在此基础上,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系在专业教学及校园活动中,有针对性将非物质文化艺术课程引入课堂,潮尔道、蒙古长调、呼麦、马头琴、民族手工艺等课程现已成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2018年承办自治区《蒙古族传统艺术赏析》精品在线课程建任务,作为公共选修课程将民族手工艺、呼麦、长调、马头琴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培养熏陶了一大批热爱蒙古族传统技艺的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人或爱好者。课程从2018年9月份上线运行,全国已有23所本、专高校的在校生选修,累计选课学生1.46万人次,在线互动达2.78万次。他们开展的“非物质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一年内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游”生活体验2000余人次,为蒙古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
依托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如何站在民族文化的角度发展校园的文化产业,如何在市场的大环境中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学院设立了蒙古文化研究所、游牧文化研究院、蒙餐研究学会、马文化研究学会等学术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察哈尔文化、蒙餐文化和蒙古马文化研究等具有浓郁地区与民族特色的文化研究。比如,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依托中国马都、“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搏克基地、蒙餐研究会、元上都研究中心等,为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搭建平台,举办成吉思汗及蒙古马图片(图书)展、民族服饰展及民族特色运动会、民族音乐晚会等活动。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宾迪丽雅马术俱乐部于2018年8月4日正式对外营业。据了解,该俱乐部目前拥有国际标准室外赛马场、室内马术训练场以及室内马厩19间,拥有美国小矮马、半血马、温血马及纯血马等名贵马匹共计19匹。同时,俱乐部建立了优秀的教练团队,在积极引入优秀教练的同时还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已有教练队伍水平。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已拥有注册会员8名,接待骑乘体验游客500余人次。
《蒙古马》实景剧演出现场(摄影:刘海栋)
立足地域优势,依托过硬的软硬件设施,该俱乐部积极对外拓展各类马匹的骑乘体验及马术教学业务,推广以骑马为特色的四季体验游,积极与全国各地的马术俱乐部、旅游教育机构合作,以高质量的服务吸引外地游客、爱马人士以及当地群众参与马术运动。融合《蒙古马》实景剧、马术俱乐部等中国马都核心区周边资源,以及锡林浩特市周边其他旅游观光、文化服务、餐饮住宿资源,宾迪丽雅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包装“骑士游”旅游产品,安排包括从中国马都核心区到九曲湾的骑乘体验,蒙元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文献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参观活动,以及观看《蒙古马》实景剧在内的一条龙文化旅游服务。
《蒙古马》实景剧现场高难度杂技表演(摄影:刘海栋)
该俱乐部着眼于服务地方,通过相对低廉的价格和专业的教学、服务水准,在当地积极推广马文化和马术运动,吸引和培养本土青少年马术人才。在马都承办的国内大型马术赛事之外,该俱乐部还在筹划为当地牧民专门举行蒙古马嘉年华活动,让蒙古马传统赛事、表演回归马都,让当地牧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让当地与马相关的文化活动更接地气。为了向全社会推广马文化,促进马文化群众化、社会化,该俱乐部积极策划马术进校园活动,以中小学班队会或兴趣课程为载体,让马术教练深入校园为孩子们上马术课,推广普及马文化;让中小学生走进中国马都核心区,走进马场、马房实地观摩,观看马术表演,参与与马相关的校外素质拓展体验活动……
学习民族文化,发扬传承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完美融入学校的教学和产业中,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根据自身优势在民族文化教育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学生举行民族服饰展演
搏克比赛
中国式摔跤
演出现场
马头琴专业学生课堂教学
蒙古国乌日图那顺教授给学生授课
蒙古语言文化与艺术学院学生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