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中旗:小庭院开出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0-08-03 14:05:00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李永桃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白三月的庭院,“小田园”“小菜园”“小果园”三块蒙汉双语标识牌将庭园进行了科学划分,对应的区块内或姹紫嫣红、或绿意盎然、或硕果累累。

花儿竞放,果儿飘香,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白三月的庭院,让人流连忘返。“小田园”“小菜园”“小果园”,三块蒙汉双语标识牌将庭园进行了科学划分,对应的区块内或姹紫嫣红、或绿意盎然、或硕果累累。

“‘小菜园’‘小田园’是牧家的菜篮子,‘小果园’里李子树、杏树等果实已被苏木干部认买,可保证农户秋卖不出门!”科左中旗敖包苏木党委书记张伟说。

田园被围墙围得严严实实,小院里干净整洁。穿过院落过道,白三月家呈现出另一道风景:白色的断桥铝合金窗户,陶瓷地面,布艺沙发搭配碎花针织镶边罩子……

正值晌午时分,72岁的白三月穿一件绣花黑纱长裙接受着媒体记者采访,幸福感写在她的一颦一笑间。

扎如德仓嘎查汉语的意思为“王爷的粮仓”,这里土地富饶、群众富裕,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人口聚居的村庄。嘎查共有农牧户123户,34户贫困户。2016年,该嘎查人脱贫、户销号,2017年全村退出贫困村行列。如今,“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五面红旗嘎查村”等光环照耀着这里。

穿行在这个嘎查,户户门口挂着“多彩庭院”的牌子。庭院里一样花果飘香,一色的红色瓦房。看来,白三月家只是扎如德仓嘎查幸福全景图中的一角。

2016年前,白三月家不像现在这样漂亮、整洁。她根本没心思种花,更没钱买黑纱裙子。她家有6个孩子。2014年,儿子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儿媳还被诊断出类风湿和贫血病,加之孙女上学,她家一下子跌入了贫困。

2016年,她家通过扶贫救助贷到3.6万元,购置了带犊母牛4头。随之,一系列的帮扶让她看到了脱贫的曙光:政府发放养老保险和取暖补贴2640元;儿媳领到农村牧区医疗救助金5000元;就读大学的孙女申请到生源地助学贷款8000元;庭院经济建设助她家种上了李子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到年底总算账,她家增收了26340元。

“从那时起,我家的经济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去年,我家靠养殖、种植和搞庭院经济纯收入达到了七八万元。”白三月高兴地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扎如德仓嘎查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我们针对‘贫困户庭院户均面积近2亩,但普遍利用率不高’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发展适宜本地基础条件的‘三个半’(半亩果园、半亩田园、半亩菜园)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全村种植李子、苹果等果树约1980棵,每户平均15棵;‘菜园子’基本实现嘎查村‘全覆盖’;‘半亩田’全部推广种植油葵,户均年增收8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群众收入多元化。”张伟说。

脱贫后,扎如德仓嘎查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充实了。该嗄查将“德孝文化”融入到党建工作之中,开展“一个拥抱、一声爸妈、一盆温水、一次游园、一次评选”“五个一”为载体的系列德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019年,嘎查评选出“最美家庭”10户、“好婆婆好媳妇”5对,汇聚了孝老爱亲的正能量。该嗄查还组建了4支秧歌队、艺术团等文艺队伍,不定期在村内进行文艺汇演,由“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使农民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收入充裕,文明成风,获得感、幸福感满满的扎如德仓嘎查牧民正奔向幸福新生活。

(原标题:小庭院开出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