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者重回玉树,细说“中国力量”

发布时间:2020-08-01 21:09:38丨来源:中工网丨作者:康劲 张兰忠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风雪1000多天,他们创造着高原重建的传奇,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民族之情、人间大爱,创造出“玉树速度”“玉树奇迹”。

这里是三江之源,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也是万山之宗,北临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南望唐古拉山山系,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

2010年4月14日,一场7.1级的地震,让这里遭受重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声令下,北京市、辽宁省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公司等4家央企的3万多名援建大军疾驰玉树;风雪1000多天,他们创造着高原重建的传奇,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民族之情、人间大爱,创造出“玉树速度”“玉树奇迹”。

2020年4月,部分援建者重回玉树、心系高原,追忆三年重建中的不寻常,用心抚摸着这个经历了涅盘重生后的新玉树,面对一座绿色、幸福、和谐的现代化高原新城,不禁感慨万千。


22岁的援建者:挥之不去的“玉树情结”

站在当代山的山顶,鸟瞰玉树新城,扎曲河、巴塘河穿城而过,一座座错落有致、色彩明快的藏式民居沿着山谷蔓延开来,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熠熠生辉,四纵十六横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

“你们瞧,那道清新明亮的跑道,就是玉树州民族中学的体育场……”“还有那边,玉树州博物馆和格萨尔王广场等地标性建筑,都是我们的杰作……”

10年前,22岁的孟涛,刚走出校门,就来到玉树建设工地,在三年援建中,他从实习生到技术员,再到能独当一面的项目副经理。如今,走进玉树囊谦县的索加的家里,看到援建时自己经手的一砖一木,止不住流下了热泪。


“当年,从结古镇出发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到达仲达乡尕拉村时,心都凉了,”孟涛回忆说,“驻地就是写着‘中国铁建救灾物资’的两顶帐篷,当时的仲达乡人民政府就剩一块写着几个大字的木牌,我们什么都没有,天天吃方便面,脏了就在河里面洗头。”

“是当地的村民感动了我,他们看到我们是来帮助重建家园的,就不断给我们送牛肉,在工地上帮忙干活,还拉着我们去家中的帐篷里做客。到完成仲达乡的施工任务要离开的时候,我们和村民都哭了,大家就像送别亲人一样,拉着手久久不松开。”孟涛说道。

“不论到哪里,我总会骄傲的告诉朋友,我参加过玉树的援建!”虽然离开多年,但孟涛的生命中从此就有了挥之不去的“玉树情结”,当年高寒缺氧、战风斗雪的经历,他总是一次次讲、一次次说。

退休的援建者:玉树见证“中国力量”

当年,总部距玉树地震灾区最近的中铁二十一局,在接到中国铁建的救援指令和重建任务后,迅速抽调精兵强将,把“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和“选择了铁军,就是选择了胜利”的中央嘱托化作无声行动,优质圆满完成了“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援建任务和目标。

“虽然离开多年,但我的心从未离开。”10年前,即将退休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克勤,临危受命担任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指挥长,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带着年轻的同事们实现了第一支队伍进场,第一个职工营地建设,第一个项目开工,指挥完成了玉树居民小区、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医院、学校、特色产业和服务业等118个援建和重建项目。

“当时,很多人高原反应强烈,头痛、胸闷、恶心,但是,大家都挺了过来。”张克勤说,震后三年,玉树州16710户农牧民住房和22439户城镇居民住房全部建成并入住,292个农牧民住房集中建设点的基础设施完成配套,灾区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在“玉树奇迹”的背后,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有援建企业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有灾区人民的极积参与和支持,共同凝聚起的“力量”,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和中国力量。

退休多年、患病住院的张克勤始终牵挂着玉树,时时用手机热搜来自玉树的各种新闻,读到哪家的牧民搬新家的消息,看到扎西科赛马场上的积雪正在消融的图片,都会带着他重回魂牵梦绕的玉树,仿佛又置身在亲手建起的现代化草原新城,看到了车水马龙的结古镇,生意火爆的琼龙路,人来人往的文化街,拥抱着久远浓郁的康巴文化。

援建,从废墟中崛起;援建者,在高原上成长

10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诞生了一个跨越发展的新玉树:经济总量比震前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3倍。灾后重建实施1248个项目,完成总投资约447.54亿元,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如今,灾后重建,撤县建市的新玉树,路宽了,水清了,草绿了,车多了,人靓了,41万玉树人民在“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激励下、正迈着坚定的步伐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奔小康的幸福大道上前行。

在3年援建的日子里,中国铁建的郑家良用三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了在玉树的点点滴滴——

2010年6月4日,正值营地混凝土打地平,突然下起了指头大小的冰雹,持续了约半个小时,把大家的头和手打得生疼,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2011年6月15日,下午3点多钟,一阵大风夹杂着雪片,把项目部固定帐篷的角铁吹断,一眨眼功夫,帐篷就被吹到施工现场不远处的巴塘河里,几名年轻职工都掉了眼泪……

“历经了大灾大难,汇聚了大爱大义,更懂得什么是大爱同心、坚忍不拔!”郑家良说。

“在玉树,卜指挥长窗前的灯光在晚上12点以前,从来就没有熄灭过。”卜宗举,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指挥部的原副指挥长,现在是中铁二十一局四公司的副总经理,当年在玉树负责施工生产组织的他,白天跑工地、晚上安排部署施工计划,窗前的灯光,是许多年轻一代援建者的特别记忆。

当年,王超、马梁、康旭生,廖朝伟等一批年轻的80后、85后职工,和孟涛一样都是初入职的实习生。10年后,在全国各地不同的项目建设工地里,都走上了管理岗位,有的已经担任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为了玉树援建,有的年轻人几次推迟婚礼,有的年轻人把婚礼办在了雪域高原,脱下婚纱和礼服,年轻的夫妻携手参与援建。

如今奋战在祁连山深处,已在中铁二十一局张扁高速公路担任项目经理的孟涛说,“玉树援建磨炼了大家的意志,加速了年轻职工的成长成才。”“有幸参加玉树灾后重建,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财富。参与过玉树灾后重建项目,就没有干不了的工程。”

“灾后重建,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恢复,而是涅槃重生,更是年轻援建者们大显身手的成长平台。”郑家良说,从经过玉树灾后重建项目的历练的年轻人身上,他也看到了职工的力量、企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