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科技创新助势教育服务草原

发布时间:2020-07-21 10:03:51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立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当地农牧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草畜系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成立于1965年的原锡林浩特牧业学校。数十年的实践与教学,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当地农牧民的精英学子,也逐渐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从教书育人到服务社会,我们深刻感受着自己的社会价值。网络教学平台的开通,实现了教学无障碍;微平台的广泛影响,不仅让牧民及时受益,也随时随地丰富着我们的实践经验,充实着教学内容。”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下称草畜系)从教多年的苏乙拉老师深有感触地称:“我们是幸运的,参与并见证了科技创新、网络资源助力下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深刻变革发挥的作用。”

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老师为牧民开通网络课堂

 在线战“疫”化解牧民困境

立足于锡林郭勒大草原,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与当地农牧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草畜系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成立于1965年的原锡林浩特牧业学校。数十年的实践与教学,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当地农牧民的精英学子,也逐渐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老师为牧民开通网络课堂

今年,苏乙拉等多位老师加入到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微课堂的建设中。回顾缘由,苏乙拉称,最初受西乌珠穆沁旗邀请开设了微课堂,短短几天便在牧民中反响热烈,尤其是全蒙语讲授的方式对于牧民而言可谓“及时雨”。之后草畜系正式受正蓝旗委宣传部、苏尼特右旗科技局等部门委托,有计划地全面开展蒙语资源的牧民微学习讲堂,激发了牧民的学习热情,好评不断。

疫情期间,正值锡盟地区牧民进入接春羔繁忙期,草畜系师生利用各旗县微平台的视频课,为广大牧民讲解动物疾病预防、饲养、治疗、用药方面的知识,通过视频或微信解决牧民在养殖过程出现的难题。因疫情管控,有些不方便出诊到现场的急症,畜牧兽医专业孟都巴雅尔、张勇、乌日娜等老师还进行了微信、电话等咨询的答疑和简单处置,成功为牧民规避了损失。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及家长在线学习

与此同时,学院开设蒙语网课班级12个、蒙语网课课程59门,教学资源上传学院教学平台或“云班课”、“蓝墨云班课”等,充实教学资源(课程标准、微视频、电子教案、PPT、习题库、考核标准),利用信息手段,完成教学内容,保证学习效果。

创新服务助力农牧业发展

“草畜系的老师们不仅服务于学生的课堂,还要通过微信群服务于诸多牧户,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牧户的问题并远程指导牧户解决问题。令我们欣慰的是,每天和牧户交流大量的问题,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们的实践经验。”苏乙拉说。

远程诊疗

锡林郭勒草原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基层兽医工作者和防疫员受技术和设备的制约,远远满足不了牧户需求。早在2015年12月,草畜系已正式成立了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填补了我国牧区没有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机构的空白。远程诊疗中心成立后,通过微信、网络视频、专家热线电话等形式,实现了与养殖户“面对面”互动交流,高效进行动物疫病的免费诊疗服务,2018年开始又新增4个微信群,每个群500人,接到的养殖技术咨询数量达3000人次/年。

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已经投入到远程诊疗服务中心的工作中,据草畜系老师介绍,有好多牧民已经养成习惯,每日在微信群及微平台上学习,并将问题汇总反馈,及时解决牲畜疾病问题,降低了诊疗成本,确保了用药安全。在此期间,贫困户在专家的鼓励下充满脱贫致富的动力,干劲十足。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进来,科学养殖普及力度大大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服务牧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当地牧民正在积极主动地从传统养殖户向新型职业牧民转变,过去要治病方法,现在问染病原理,这一点也极大促动了我们的青年教师从教到学再到深刻研究的热情。”苏乙拉表示。

草畜系先后与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农牧业局、北京市中华慈善总会协作举办了京蒙对口帮扶协作人才专项培训,与苏尼特右旗农牧业局、正镶白旗农牧业局与北京市中华慈善总会协作,在锡林浩特举办动物检疫检验、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培训。

目前,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经从锡盟地区延伸到全区各盟市和青海、新疆牧区,甚至扩展到蒙古国,深受牧民信赖。以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动物医院为依托,草畜系不断加强与社会团体的合作,为养殖场、养殖户(牧民)、宠物饲养者的动物进行诊疗,平均技术服务1000人次/年。每年通过电台、电视台开展技术服务讲座,2018年应内蒙古蒙语卫视“身边科学”栏目要求,共同制作“牧民技术服务学院列节目”,目前已完成“羊肝片吸虫防治”的录制。

通过创新社会服务模式,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及草畜系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学院与蒙古国农业大学、额尔登木大学等院校合作,累计培养畜牧兽医、水土保持专业留学生近百名,学生境外实习6000余人。畜牧兽医专业引进英国马术课程3门,在蒙古国建立了鲁班学院。每年与蒙古国农业大学互派师生交流学习,并承办了蒙古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近300人次。

开放资源共享教育成果

在信息化教学理念下,草畜系以“开放共享”为理念进行改革,整合专业优质资源。“希望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带着知识和技能奉献一方,同时我们所沉淀的民族文化资源、学术资源也要毫无保留地去服务社会。”苏乙拉表示,开放共享将为学院和地方迎来全新的发展机会。

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系老师深入牧区服务

在草畜系,畜牧兽医专业、水土保持技术(草原及草原生态保护)、饲料与动物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及园林技术等各专业均使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实行"双证书"制,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民族特色鲜明浓郁,尤其与牧民的联系日益紧密,备受赞誉。其中,畜牧兽医专业和水土保持技术(草原及草原生态保护)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蒙汉双语教学特色专业。畜牧兽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全国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学院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库建设课程2门,主持区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编全国行业规划教材23部,校本教材及教辅材料40部,现代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20部。近3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13项、自治区级课题26项、院级课题41项,其中一项参与科研课题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此期间,还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师生,成为助力地区发展的栋梁。

荣获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比赛团体一等奖

“这些优秀的人才扎根于牧民中和草原上,是学院和牧民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和技术输出的渠道。作为盟内唯一的高等院校,我们有责任为基层培养优秀的兽医、优秀的专家。”苏乙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