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时间:2020-06-29 16:4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胡建华 高志鹏 白丽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洒药不用背药壶了,无人机分分钟就飞完;浇地不用担心跑水了,阀门一开自动灌溉……对于种了近30年小麦的王春来说,今年种地大不一样,一系列新技术让他长了知识、开了眼界。

洒药不用背药壶了,无人机分分钟就飞完;浇地不用担心跑水了,阀门一开自动灌溉……对于种了近30年小麦的王春来说,今年种地大不一样,一系列新技术让他长了知识、开了眼界,直夸“现代农业就是牛”。

无人机洒药

王春的地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民主村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小麦复种芥菜示范基地。该基地集成应用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生产、生物防治、黑土地保护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土壤墒情监测、气象+服务等先进技术。

有些新技术王春搞不明白其中原理,但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好处,他却如数家珍:“浅埋滴灌真是好,一是省去了过去的垄沟、池埂,这样就多出来不少耕地呢;二是省事儿,阀门一开就行了,这边浇着地,人在家里可以干点别的家务活;再就是省水、省肥,化肥倒到施肥罐里和水一起下来了,直接浇到了小麦的根部,和过去大水漫灌、手扬化肥比,节省了种地成本不说,而且水、肥也均匀,你看这小麦长得齐刷的,多好!”

小麦多品种试验示范

据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刘东平介绍,应用滴灌每100亩可多整理出15亩种植面积。过去大水漫灌每亩需600方水、50度电、100斤肥、人力成本240元、农药25元,滴灌只需180方水、20度电、60斤肥、人力成本120元、农药15元,亩均节水70%、即420方,节电60%、即30度,节肥40%、即40斤,省工50%、即120元,控药40%、即10元。以小麦为例,应用了高效节水技术后,亩可增产400斤、增收800元。

开鲁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赵春明介绍,7月中旬,小麦就成熟收割了,亩产1000斤左右,亩纯收益大约1600元;二茬统一种植芥菜,芥菜亩产9000斤左右,市场价0.3-0.5元/斤,亩纯收益差不多能达到3400元,小麦复种芥菜,亩纯利润有望达到5000元。为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今年村党支部领办了“开鲁县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实现“统一整地、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赵春明介绍说,现在正依托合作社建设面粉加工厂,商标注册、绿标申请也正同步进行。

机械化植保

在刘东平的带领下,记者在开鲁镇民主村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小麦复种芥菜示范基地“智慧农业观光驿站”,一一了解了各个智能平台,感受科技为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生机与便利:智慧灌溉平台,根据作物品种、长势等情况,计算出最佳灌溉时间、用水量和微量元素配给,并实现灌溉和施肥自动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平台,全天自动对环境、气象、病虫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给出病虫害诊断和防治方案,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预测预报准确率提高5个百分点……

开鲁镇民主村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小麦复种芥菜示范基地,仅是开鲁县5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重要示范内容之一。今年,开鲁县投资4.05亿元,重点推进“田林路井电技”配套的5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最大限度节水节能降耗、防风防灾减灾、减少投入品使用。示范区集中展示农业高效节水与综合水价改革、智慧农业、村级集体经济与结构调整、“种养加”循环经济、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共6项示范内容,着力打造“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以智能化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为核心的绿色农业示范区,以全产业链打造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县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

农田环境及病虫智能监测点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开鲁县5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共种植玉米20万亩、红干椒28万亩、小麦1万亩、圆葱1万亩,全部应用高效节水。除了前面提到的小麦,玉米亩可增产300斤、增收340元;红干椒亩可增产240斤、增收1100元;圆葱亩增产1000斤、增收500元,50万亩示范区年可增收3.8亿元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

截至目前,开鲁县320万亩总播面积已实现节水“全覆盖”,其中建成高效节水工程230万亩,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滴灌玉米长势喜人

 (文:胡建华、高志鹏、白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