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中旗代力吉镇:“三子”下活肉牛产业“一盘棋”

发布时间:2020-06-24 11:27:08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唐丽雅 张慧光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代力吉镇将发展肉牛养殖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发展养殖10万头肉牛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初夏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代力吉镇敖力布告嘎查骤雨初歇,空气清新,天空白云朵朵,大地绿意盈盈。

“这就是我家的6头牛,现在都放在产业园里养呢,我自己也在园子里打工,家里实现了牛出院,自己还有了固定工作,一年光工资就有4万多!”贫困户王国平指着扶贫产业园里成群的肉牛底气十足地说。

十足的底气源于丰厚的收入,走进扶贫产业园,负责人刘金锁从院子里迎出来,声音洪亮:“扶贫产业园自建成以来不足一年的时间,向镇财政所缴纳了40万元,净盈利110多万!”

产业园编制肉牛“买卖网”

2019年,代力吉镇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0万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了占地总面积6.6万平方米的黄牛养殖扶贫产业园,现牛存栏400多头,承诺每年为镇财政创收40万元用于扶贫的专项资金。扶贫产业园在增长经济收入、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对当地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服务发展等关键性作用。

一方面,扶贫产业园发挥了信息灵通、交易渠道宽的优势,主打购进2-3龄的优质基础母牛提供给有需求的养殖户,保障了当地群众足不出户、从自家门口就能买到优质的基础母牛,群众也可通过产业园的平台卖出自家牛,这样买进卖出的循环模式大幅提升了当地牛品质的改良和养牛人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产业园在科学饲养、规模化经营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群众在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下,肉牛养殖积极性显著提高,呈现出前四井子嘎查等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村。

近年来,代力吉镇依托科左中旗“31111”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重大战略工程中的肉牛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目标,将发展肉牛养殖作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以发展养殖10万头肉牛为目标,整合各方资源,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金融贷款催生肉牛“信用村”

视角转到前四井子嘎查,张金虎正在牛棚里收拾牛粪:“我是2014年的建档立卡户,这几年党的扶贫政策好,给我们办理金融贷款帮助我们发展肉牛养殖,我用了9万元贷款购买9头牛,现在我的牛已经发展到23头,到年底还能发展几头,不干别的,就靠养牛我也能奔小康了!”一提到自家的牛,张金虎就喜上眉梢。

自2015年以来,代力吉镇投入扶贫资金1155.708万元为663户建档立卡户购买户均2头牛,共计1326头基础母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13.9万元,建设694座牛棚、556座干草棚、652座窖池等配套设施,完善养牛基础设施条件,为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打牢基础。目前,该镇扶贫牛发展到近5000头,不仅为贫困群众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更有力推动全镇肉牛产业快速发展。

为了不被购牛资金限制贫困户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代力吉镇借助扶贫小额信贷及惠农贷款的东风,用金融杠杆撬动肉牛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协调金融部门为有贷款意愿的建档立卡户办理3-5万元不等的扶贫小额信贷,并监督贷款户专款专用,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共计1200万元,购进基础母牛600头;另一方面着力建设金融贷款信用村,以诚信换取帮扶,用惠农贷款助推肉牛产业发展,张金虎所在的前四井子嘎查正是金融贷款养牛示范村,自2017年以来,该村累计放贷扶贫小额信贷150万元、惠农贷130万元,用金融贷款前后购进基础母牛160头,为发展肉牛养殖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全镇共争取到低利率惠农贷款4000余万元,用于购进基础母牛2000头。

粮改饲念起肉牛“生态经”

充足的饲草料供应是发展肉牛养殖的关键,“去年我们镇种植青贮饲料2万亩,窖储7万多吨,供应了近3万头牛的饲草料需求。”分管农牧林的副镇长吴小芳介绍道,为了切实保障养殖饲草料需求,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代力吉镇在饲草种植储备上狠下力度,深入宣传为养而种的理念,借助国家青贮补贴政策鼓励群众不断扩大粮改饲面积,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型发展;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用秸秆粗放型喂养模式,通过举办养牛技术培训、饲料加工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班,提高群众养牛技术,使群众学会窖黄贮、秸秆细加工技术,大幅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目前该镇种植青贮面积达2万多亩,年窖储量达3万吨,黄贮年窖储量达5万吨。“近年来我镇将肉牛养殖作为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当地肉牛养殖的资源优势,探索打造肉牛发展产业链。”代力吉镇党委书记马斯日古楞说,“今年我镇进一步扩大粮改饲面积,种植青贮3万多亩,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