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后旗交警大队:用真心真情撑起一片扶贫艳阳天

发布时间:2020-06-17 17:28:23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赵文嘉 姜浩 王琳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科左后旗交警大队扶贫工作队怀揣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向巩固提高扶贫成果发出最后的宣战,用心用情谱写脱贫攻坚的新时代篇章。

扎根农村,满面风尘,心里装的全都是乡亲;

不舍昼夜,日夜兼程,只为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有这样一群驻村扶贫干部:他们脚踩泥土,心淀真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却以“用真心、带真情、真扶贫”的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奉献着热力;他们想村民之想,急群众所急,为乡亲们谋取着“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平凡岗位上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星火,他们就是科左后旗公安局交警大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科左后旗交警大队驻村帮扶工作队肩负组织重托、群众期盼,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田间地头有他们的足迹,农家院落有他们的身影,灯下促膝谈心话生计,家长里短排忧解难。他们风里来雨里去,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窝里,用真心真情撑起一片扶贫艳阳天。

倾情帮扶,于细微之处见“真章”

2016年1月,科左后旗公安局交警大队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茂道吐苏木乌兰敖道、哈根潮海、达西木拉、贝子浩尧4个嘎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驻村后,我们就立即投入到入户走访排查工作中,随后又成立了专门的党建扶贫支部,以党的思想武装扶贫队员的头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履行工作队职责。”交警大队大队长刘海涛说。

回忆起刚驻村时的情景,刘海涛说:“刚开展入户调查时,村里老百姓不是很热情,以为就是城里的干部下来走走过场。但是,让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竟然在村里扎下了根,成了老百姓的邻居。”

正是扶贫工作队队员三番五次上门走访,宣传落实扶贫政策,改善村里的基础条件,谋划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上真正受益,才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认可。

翻看驻村干部的扶贫日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轨迹:

2016年2月7日,走访33户贫困户,询问其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送慰问金给贫困户;

2017年1月13日,走访贫困户阿大哥,阿大哥家牛圈里有大小8头牛,阿大哥脸上为此常挂着笑容;

2018年4月6日,全体帮扶责任人与村“两委”在嘎查书记家搞专题活动,并送种子化肥给贫困户;

2018年9月17日,召开产业扶贫会议,走访贫困户,查看所发放鸡雏的生长情况;

2018年11月14日,和信用社的同志到贫困户宝成家中走访调研,了解情况;

2020年2月26日,到阿民乌日塔家中,看看储存的蔬菜够不够吃。下午参与疫情防控值守到晚上10点;

2019年4月27日,参观养牛大户,与其谈心、谈话,请他将养殖经验技术传授给贫困户,带领他们共同致富。

……

这一行行民情日记,是驻村扶贫工作队深入基层一线真诚帮扶困难群众的最好见证。

阿民乌日坦是达西木拉嘎查贫困户,因年迈并患有严重哮喘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前几年妻子因交通事故去世,使这个贫困家庭没有了主要劳动力。更糟糕的是,因近几年一直没有加固整修,他家的房屋老化较严重。“居住场所是百姓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决不能让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感到绝望。”刘海涛和驻村队员二话没说,自掏腰包3000元,找来施工人员帮助其修缮房屋,这一幕让嘎查所有人都明白了“扶贫警察”是说干就干的实干家。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每逢节日,工作队都会到嘎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春播期间,工作队向大队协调资金3万余元,为贫困家庭购买种子化肥;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工作队筹资购买了80个垃圾箱,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清理河道2600余米,更换变压器2台,为村委会购买了办公桌椅、冬季取暖用品等,为村文化活动室购置了档案柜,增添法律法规、农牧业技术、生活百科等方面的书籍……提起驻村工作队,嘎查书记一脸佩服:“这些警察责任心很强,在本职工作很忙的情况下,并没有忘记我们嘎查的事儿,一有时间就碰头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了解贫困户近况,扶贫的责任心和为民服务的热情让我很感动,乡亲们都开玩笑说,这些扶贫警察管的事儿可是够宽的。”

今年5月,科左后旗交警大队为包联的乌兰敖道、达西木拉、哈根潮海嘎查送去了茄子、青椒秧苗4500株,土豆、黄瓜种子200余袋,价值3000余元。同时召开庭院经济发展建设动员会,倡导贫困群众做好庭院经济建设,还请来了农业种植技术专家就秧苗栽种进行讲解。

“无论作为一名警察还是包联干部,都应该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对贫困户的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说起驻村扶贫工作,刘海涛异常坚定。

工作队坚信扶贫工作的“制高点”就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深入摸底、调研,及时构建村级领导班子,组织健全村“两委”,改善了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情况,通过打造基层党建“样板工程”,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个别党支部软弱涣散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改变。

针对农牧民法律知识匮乏、法治意识淡薄的现状,为有效防止因交通事故造成致贫返贫,扶贫工作队员通过“普法宣传”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不断增强村民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尤其针对农村道路状况不好、车辆状况差、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以上级党委提出的全面压降亡人交通事故的总要求为目标,在扶贫嘎查着力强化交通法规宣传、免费为农用车贴反光标识、发放摩托车头盔、治理道路安全隐患等工作,从源头减少了农村摩托车、农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防止因事故致贫返贫。同时,大队还为包联嘎查重点路段安装了减速带,有效避免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产业“造血”,铺就脱贫致富之路

“感谢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我家的牛越来越多了,现在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奔头……”这是乌兰敖道嘎查贫困户包海发自肺腑的一番感言。

现年36岁的包海一直生活在贫困中。自从工作队驻村之后,让他看到了希望。工作队协调信用社为包海贷款买了4头牛,还请专家上门指导科学养牛技术。驻村队员包金峰隔几天就到包海家看看养牛情况。如今,包海家的牛已经发展到12头。“现在,我们一家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小孩读书也非常用功。我相信,只要勤奋努力,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包海一脸笑容。

阿民乌日坦是刘海涛的包联户。在调研中刘海涛了解到,阿民乌日坦以前养过牛,家中牛棚等设施完备,结合实际情况,决定让阿民乌日坦“重操旧业”。不久,通过协调惠农贷款购买的8头牛在阿民乌日坦家安家落户了,现在他家的牛已经发展到15头。“有了这些‘扶贫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阿民乌日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海泉也是产业帮扶的受益人之一。他家中有5口人,两个孩子正在读书,家庭负担重。该户经过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帮扶,通过政府协调贷款养牛,现在已经发展到11头。加之自己在周边务零工,海泉家年人均收入显著增加,且医疗、住房有保障,有安全饮水,家里无义务教育因贫辍学的学生,“3+1”保障已实现,海泉高高兴兴地脱了贫。

“让群众脱贫致富是我们驻村干部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和使命。经过这几年驻村,不仅收获了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更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让我们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使我今后能坚韧无畏地前行。”谈及扶贫,驻村工作队员胡日乐动情地说。

驻村帮扶是一份“感情活儿”,既要带着对这份工作的感情,更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亲人,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

真情驻守,构筑百姓平安“基石”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驻村工作队员。”这是村民经常说的一句话。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科左后旗交警大队专门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刘海涛带头进驻包联村站岗值守,党员干部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纷纷踊跃报名到防疫一线去,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自2月7日起,大队每天安排4名干警协助嘎查、社区做好防控工作。在开放的村口设立出入人员登记点,对出入村民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控政策、防疫知识,对外来人员、车辆逐人逐车进行详细登记,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春寒料峭,党员干部每天坚守村子出入口,雪花纷飞时,也不曾有一人擅离岗位。驻村工作队和嘎查党员干部每天值守防控一线的举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大家主动配合测温、登记。警民携手筑起了牢固的疫情防控墙,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群众说“有警察站岗,我们放心”。

“扶贫帮困解民忧,雪中送炭献爱心”。这是群众送给扶贫工作队的锦旗上的一句话,也是工作队努力奋斗的目标,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就是他们工作的方向。

如今,科左后旗交警大队包联的4个嘎查159户432口人已经脱贫。“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才能让村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感受到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关心,真正做到让村民满意。”刘海涛深有感触地说。

用心丈量民情,用爱谱写帮扶真情。在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指引下,科左后旗交警大队扶贫工作队怀揣着“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向巩固提高扶贫成果发出最后的宣战,用心用情谱写脱贫攻坚的新时代篇章。

(文:赵文嘉 姜浩 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