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中国规模较大、保留完好的原生态草原游牧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1000余户牧民开启夏季转场之旅,经过数天跋涉,“先头部队”陆续抵达目的地。转场途中,近30万头(只)牛羊和牧民们的卡车、勒勒车队在一碧万里的大草原上迤逦行进、声势浩大,为这场延续了千百年的“史诗般迁徙”续写新的篇章。
据了解,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核心区,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当地以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界,将北部地区的100多万亩天然草场划定为夏牧场、南部地区的256万亩草场划定为冬牧场,轮流放牧,既使牛羊饲草充足,也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
每年6月1日至11月1日是夏牧场开放的时间,迁徙牧民们以嘎查或小组为单位,分别沿着黑哈尔河线、苏吉高勒河线、达拉尔河线等路线,经过1天-3天的跋涉,抵达大兴安岭北坡的5个游牧片区,迁徙距离从几十公里至上百公里不等。据统计,今年牲畜出场总数为29.7万头只,其中大畜2.9万头、小畜26.8万只,出场牲畜率67%,出场总户数1350户。
首批转场牧民出发之前,当地按照传统习俗举行了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2020年迁徙敖特尔祝送仪式,副市长汪国森向“伙老大”敬赠哈达,祝福牧民出场吉祥、夏营地风调雨顺。为保障牧民和牲畜转场安全,当地政府派出600多名工作人员和100多辆车,沿途提供服务保障。
据了解,阿鲁科尔沁旗自古以来就保持着传统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规模较大、保留完好的原生态草原游牧区。牧民们会根据季节变化、雨水多少和草场长势,安排游牧线路和四季放牧时间,千百年来,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相互依存,已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今年,阿鲁科尔沁旗积极落实草畜平衡和逐年减畜等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政策,往年夏季约有60万头(只)牲畜转场,今年控制在30万头(只)以内,并对夏季游牧核心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最大限度保护草原生态。
更多图片带你感受已有千百年历史的夏季转场:
(摄影:张力军,文字综合新华社、赤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