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现代畜牧业“快车”:内蒙古扎鲁特旗牛壮奶香

发布时间:2020-06-01 17:5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呼斯冷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扎鲁特旗实施现代畜牧业结构调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牛”产业为主导,大力扶持畜牧业绿色链条产业,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为传统畜牧业注入新的产业活力

5月19日一大早,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达苏种畜场的职工宝力格和丈夫便在自家的奶制品制作工坊中忙活起来,夫妻二人分工有序、紧密配合,熬煮过滤鲜奶,将奶浆倒入模具,再脱模定型,制作迅速,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板又一板滑嫩可口的奶豆腐便摆满了屋内的货架,浓郁的奶香味在小小的加工坊中久久飘荡。

看着眼前红红火火的加工坊,很难想象宝力格家这一条“奶香”致富路是那样曲折而不同寻常。“我们的工坊走的是‘养牛+产奶+加工’的绿色产业链模式,对牛的品质要求非常高,以前我们养的是本地牛,出栏时间慢,产奶量也低,再加上我们采用的是传统人工挤奶的模式,所以每天能加工出来的鲜奶量比现在少一半还多,效益也一直很难提升。”对于创业之初的情况,宝力格记忆犹新,但夫妻二人从不愿向现实低头。

2005年,得知场内引进了最新纯品种产奶量高的西门塔尔牛和黑白花奶牛,他们第一时间就向场部提交了购买申请。同时又在场部的扶持鼓励下,引进了现代化挤奶设备——双缸挤奶器,让生产效率和奶制品质量产量齐头并进。

“种畜场特别支持我们购置良种牛,不定期派技术人员来为我们讲授养牛技巧,场里还免费给我们提供优质品种的改良精液,保障我们原生奶源的稳定充足,现在我们每天能加工1400多斤鲜牛奶,从中提炼出220块奶豆腐、100余斤乌日莫,这几年还陆续上线了奶糖、奶皮等系列奶制品,去掉成本,一年养殖和加工收入能达到20万元。”宝力格说,搭乘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时代快车,加工坊顺利度过了艰难的瓶颈时期,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从最初只能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到如今经营起小产业,致富奔小康,宝力格夫妇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家的小日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我们打算再扩大规模,学习制作适应市场需求、符合不同年龄段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谈起工坊的未来,夫妻二人充满了信心。

在嘎达苏种畜场还有很多家跟宝力格家相似的奶制品加工坊。近年来,扎鲁特旗积极响应现代畜牧业发展号召,灵活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现代畜牧业结构调整,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牛”产业为主导,大力扶持畜牧业绿色链条产业,民族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发展,为传统畜牧业注入新的产业活力,切实扩宽牧民致富增收渠道。

据了解,嘎达苏种畜场现存栏西门塔尔牛5775头、黑白花奶牛2445头,基础母牛5100头,每年产鲜奶10000吨,创收3000万元,人均增收15000元。同时,因户制宜整合改造零散粗放型产业,鼓励牧民“作坊”在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集中化管理模式的转换,持续优化畜群结构,严格把控流通环节和产品质量,杜绝卫生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在嘎达苏种畜场投入资金140万元,引进100余台现代化生产设备,完成90户奶制品加工小作坊的改造提升,为75户验收合格的奶制品加工小作坊发证、挂牌,确保产业与时俱进,推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作者:王呼斯冷,来源:扎鲁特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