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发文正式批准库伦旗退出贫困县。
2014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9091户26378人,贫困发生率为19.07%;现剩余贫困人口有69户19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4%,88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
脱贫摘帽、同奔小康。在这张脱贫攻坚工作“试卷”上,写满了内蒙古自治区派驻库伦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投身基层一线,下硬决心、下苦功夫、下大力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意志和倾情奉献。
聚焦产业培育 增收渠道再拓宽
落日余晖下,库伦镇前勿力布格村李姿威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李姿威是库伦镇前勿力布格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己和丈夫身体都不好,不能外出打工,通辽市燊织典服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仅让李姿威就地就近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扶贫车间”共吸纳全旗16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近60人,每人每年至少增收40000元。
派驻总队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在谋划“扶贫车间”项目的同时,派驻总队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扶贫产业谋划上提出“抓住地区资源优势,优先做大做强黄牛产业、做精做细玉米产业、做优做实特色产业”的工作思路,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积极探索“三带一减”扶贫带贫模式,即发展油鸡养殖、锦绣海棠等特色产业、建设扶贫车间、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持续发挥减贫成效。
聚焦民生福祉 短板弱项再补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茫汗苏木白音好来嘎查建档立卡户的阿拉腾图力古尔,几年来,在产业扶贫、医疗救助等多项扶贫政策的扶持下,生活有了明显的改观,2017年达到了脱贫出列的标准列入脱贫名单。2018年由于父亲心脏病手术,原本生活好转的家又变得更加艰难。
派驻总队在对已出列的贫困户进行摸排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与当地的扶贫干部一起分析研判,提出对像阿拉腾图力古尔这样的因病返贫、自主脱贫能力弱的贫困户在通过产业帮扶、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扶贫措施继续进行帮扶。
“扶贫干部把好的政策落实到我们家,我一定努力发展好养殖项目,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阿拉腾图力古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桩小事,浓缩着派驻总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
近年来,派驻总队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聚焦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等民生事业,积极督导各项政策落细落实,不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2019年,落实危房改造872户,安全饮水打井140眼,开展大病集中救治111人,慢病送医配药8100人次,解答各类政策性疑问4865个,化解矛盾隐患1013个,目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聚焦问题督导 扶贫质量再提升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部署要求,派驻总队紧盯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成立扶贫专项督导组,由总队长挂帅,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清零达标”和动态调整管理等关键任务设置督导重点,对库伦旗187个嘎查村精准扶贫开展情况逐一进行“把脉、会诊”。
“我们来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力保顺利实现脱贫目标。”派驻总队副队长袁满川介绍说。派驻总队通过与驻村工作队和嘎查村干部面对面座谈,走访入户等方式,查找弱项短板,提出改进意见。2019年,完成了对库伦旗8个乡镇苏木187个嘎查村的遍访,累计走访贫困户 1656户,发现各类疑点问题1345个,向旗乡两级党委、政府下发督导通知书11份,均已全部整改完成。
内蒙古自治区派驻库伦旗脱贫攻坚总队队长贾跃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全面小康才是目标,我们将继续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已脱贫的持续巩固提升不返贫、未脱贫的如期稳定脱贫,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