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5000多年!哈民遗址小“淘”猪送上“五一”祝福

发布时间:2020-05-01 21:0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苏文彦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两只形象脱胎于内蒙古通辽市哈民遗址出土的小陶猪的两只动画小猪,挥舞起喜庆的红绸,跳起科尔沁草原上流传已久的安代舞,庆祝劳动者的节日,为每一位为战“疫”做出贡献的劳动者致敬。

      人们常说“小懒猪”,可是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连小猪都“勤快”起来啦。两只形象脱胎于内蒙古通辽市哈民遗址出土的小陶猪的两只动画小猪,挥舞起喜庆的红绸,跳起科尔沁草原上流传已久的安代舞,庆祝这个劳动者的节日,为每一位为战“疫”做出贡献的劳动者致敬。

      据了解,哈民遗址全称“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境内。该遗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已探明的核心区面积17万平方米。自2010年开始发掘以来,已发掘面积82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500多件,出土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种子80多万粒。

      在哈民遗址出土的陶器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头“小陶猪”。它是哈民遗址目前出土的陶器中唯一一件以动物为主体的文物,是一头被驯化前的小野猪形象。陶猪整体呈黑褐色,全身长14.8厘米、宽9.9厘米、高9.9厘米,制作精美、造型古朴、体态丰满、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猪腹内空,发现时装有已碳化的植物种子残留,推断为当时的祭祀用品,可见当时哈民先人已经开始从原始狩猎向原始畜牧业转化。

      猪象征着财富、多子、多福,这只小陶猪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已成为哈民遗址“镇馆之宝”之一,有“中华史前第一美陶猪”的美誉。

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盛况(摄影:侯大明)

      哈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翻开了科尔沁地区尘封了5000多年、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2011年,哈民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为“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6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十大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为了加强对哈民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将这一弥足珍贵、千载难逢的史前文化遗址和科尔沁历史文化根脉保护下来,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建设了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考古体验、文化旅游、生态保护“五位一体”的哈民考古遗址公园,于2016年8月19日正式开园,是迄今为止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史前村落遗址。

      这个五一,如果你有出游计划,不妨来哈民遗址,抚今追昔,过一个别样的“五一”假期吧。

      (视频出品:通辽市委宣传部、哈民遗址管理中心、中国网草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