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铜器扶贫车间复工记

发布时间:2020-04-28 11:35:00丨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洮龙扶贫车间的标牌格外醒目。一进入车间,便看见打磨好的铜锅整齐码放着,闪着金光,给小村庄平添了一抹喜色。

在海拔两千多米的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达子沟村,春意盎然。

洮龙扶贫车间的标牌格外醒目。一进入车间,便看见打磨好的铜锅整齐码放着,闪着金光,给小村庄平添了一抹喜色。

车间里,负责打磨的工人戴着口罩手套,正在认真打磨着手中的精品;刻画师傅则按照客户要求,聚精会神刻画着祥纹;铸造师傅做好隔热防护,耐心等待着铜水达到最佳状态……

这个扶贫车间生产经营铜锅、铜壶、铜壶盆、铜壶炉、铜罐、铜脸盆等各类民俗、宗教及生产生活用品,因产品造型美观,质量上乘,畅销西藏、四川、青海及甘肃省内各地,深受广大用户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

这是复工复产后的第四炉铜器出炉。每件铜器从筛沙定模到铸造打磨,大约需要12道工序,而每道工序之间从定型晾干、内膜外膜粘合,再到打磨成型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工人们分成压沙筛沙组、铸模、刻花压花等若干组,每组负责其中一个制作环节,分工明确,生产高效。

自近期车间复工后,洮龙扶贫车间完成订单交易13笔,交易额达到120余万元。车间负责人贾双龙奔走在每个组之间,紧盯着每个环节。“要想打造一件精品,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点的纰漏,每道工序都不能有一点的含糊。”贾双龙说。

秉持“品质、创新、诚信、效率”经营方针和理念,洮龙扶贫车间按照顾客要求,从规格、尺寸、花纹等采取特色手工加工,集古今铜器典范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2019年,车间销售额达到618万元。

“还以为这一辈子再也干不成啥,成了家里的拖累,没想到还能打工挣钱,接到复工的通知,我十分高兴。”王法图麦是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村民,15年前一场车祸,让她变成了残疾人。这些年来,一直靠低保和残疾人补贴过日子,自从来到洮龙扶贫车间,她如今每月能领到1800元左右,逢年过节还能收到慰问品。

针对当地残疾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洮龙扶贫车间因地制宜,积极招聘因残致贫人员就业,经过培训后参与铜器铸造,到2019年底,车间务工人员已达31人,其中贫困户20人,残疾人10人,下岗工人1人。同时,车间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417多人,吸收入股资金101.46万元,以保底保本按照比例分红,带动99户413多人脱贫。“手工业扶贫车间投入少、产出快,且客源稳定,老百姓参与度高,是很好的脱贫产业。”临潭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魏涛说。

近年来,充分发挥群众擅长手工业的特点和优势,当地积极鼓励能工巧匠回乡创业,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截至目前,临潭县城关镇拥有铜器、洮绣、帐篷、木制品等手工扶贫车间,参与和入股手工产业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