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那些天地间美好的点滴,需要你我共同呵护

发布时间:2020-04-22 19:50:06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苏文彦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今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疫情之后的这个春天,人们珍爱地球、和谐共生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强烈。

     今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前不久,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我国立法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疫情之后的这个春天,人们珍爱地球、和谐共生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强烈。

若尔盖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摄影:岗尖巴)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互动。早在先秦时期,便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春季不捕猎怀孕的母兽,秋季草木凋零才能进山林采伐,上到天子围猎“网开一面”,下到民间谚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顺应天时、和谐共生一直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信念。

藏历新年民俗——祭山神(摄影:曲杰)

      少数民族同胞也同样有着朴素的崇敬自然的信念:贵州岜沙苗寨里,每出生一个孩子,父母就要为孩子种下一棵“生命树”,有人去世,子孙后代则在其墓穴上栽种一棵“常青树”,表示死者生命随着树木的成长依然延续;在雪域高原,传统的天葬葬俗蕴含着以肉身回报大自然的寓意,既体现藏民族的生死观和对生命的认识,更是对生命的赞美与祈愿;在祖国北疆的茫茫林海和广阔草原上,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都有视自然与自身为一体、奉自然为生命之母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中,体现着人类要想永续发展就必须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义务的朴素观念。

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天鹅湖上空,落日余晖为飞翔的天鹅披上红装(摄影:确·胡热)

      恪守天道、顺应自然、取用有度、不穷物力,从远古到如今,从中原到边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里,都蕴含着古代先民在同自然的互动中形成并发展的生态观、环保意识等珍贵理念。

      尽管在某些时期,人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围湖造田、开垦森林草原、捕猎野生鸟兽,但当生存的压力逐渐消失,国人基本实现温饱,不再需要竭泽而渔之后,绿水青山便成为今天的幸福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美丽地球尽一份努力:

     农民将祖辈筚路蓝缕开垦出来的森林草原退耕,还自然山青草绿;

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秋景(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牧民调整牧群结构和放牧方式,为了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美景;

东乌珠穆沁旗草原深处接羔育幼 防疫生产两不误

     有的人年逾古稀依然植树造林不停,为子孙后代播下一片绿荫;

扎鲁特旗古稀老人植树五年

     有的人致力于研究乡土植物,让一方水土养一方草、养一方人;

赤峰市翁牛特旗将沙地变成了“绿色银行”

     有的人将昔日的猎物当做朋友,联手救助草原上受伤的“傻狍子”;

内蒙古通辽市牧民救护野生狍子并放归自然

     有的人彻夜不眠,守护着迁徙中因体力不支落单的丹顶鹤;

牧民每天遛起了“仙鹤”,羡煞旁人

      今天,曾经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经变成了“靠山护山、靠水护水、靠林护林、靠草护草”。无论是在森林里巡视防火,还是在高原上捡拾垃圾,无论是在湿地边呵护水鸟,还是在荒漠中“围剿”沙化,乃至普通人自觉拒绝食用野味、拒买野生动物制品、在手机上“云”种树……正是这一点一滴、来自你我的努力,才使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彼此平等、互相依存的美好前景能够更早到来。

来自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居民自发组织守护候鸟并巡河拣拾垃圾(摄影:管永新)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就用这一组图片记录天地间的点滴美好吧。天高鹰飞,林深见鹿,草原鹤舞,河湖鱼翔,羚羊矫健、藏狐呆萌……如果这些可爱生灵的眼神让你有所感触,不要忘记,这美丽的蓝天、碧水、绿草、春花是人与动物共同的家园,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更要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重担,毕竟无论是保护自然还是破坏自然,最终都将作用于我们自身,是保护自然、共享和谐,还是破坏自然然后“同归于尽”,都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