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开发区: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 坚决保障“最大民生”

发布时间:2020-04-20 16:2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海斌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内蒙古通辽市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反应,保重点企业用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给予资金扶持创业促就业,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疫情下的就业大考,全力稳就业,坚决保障这项“最大民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企业遭遇招工难,赋闲劳动力找工作难。面对“用工荒”“就业难”共存这一现实情况,内蒙古通辽市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反应,保重点企业用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给予资金扶持创业促就业,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疫情下的就业大考,全力稳就业,坚决保障这项“最大民生”。

保重点企业用工

眼下,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该企业是开发区生产医疗物资24小时重点用工调度企业,2月3日就已全面复工。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王金铭介绍,受疫情影响,复工后企业员工离职率较往年略高,同时现有员工平均年龄偏高,面临退休,出现了用工缺口。开发区民政局第一时间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统计用工岗位,通过多个平台网站帮助企业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搭建人才供需桥梁。截至目前,已经招录十余名优秀员工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及时补充了用工缺口。王金铭表示,在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开发区各个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根据《人才储备计划》《就业见习》等政策,企业及时储备后备人才,还能获得政策补贴,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开发区充分挖潜、专人对接,确保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开发区有生产医疗物资24小时重点用工调度企业10家,其他重点用工调度企业76家。对此,民政局就业科建立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制度,组织专人对辖区疫情防控涉及重点企业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及时掌握经营状况、用工需求和招工缺口。同时建立重点企业岗位需求清单、公共就业服务需求清单,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充分挖掘现有就业机会,确保用足用好现有就业岗位。

目前,对春节期间(截至2月9日)开工,保障疫情防控、公共事业运行、群众生活必须的重点企业,每吸纳一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符合条件的可按每人1000元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开发区现已核实22人符合要求,预计发放资金2.2万元。

保重点群体就业

随着开发区辖区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开发区民政局调查了解辖区企业疫情前后用工及返岗情况,分析梳理用工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发布需求信息,指导企业开展网络招聘。加强就业岗位信息采集和发布,倡导企业和求职者通过电话、微信等“不见面”的方式招聘求职。鼓励企业优先录用本地人,引导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近期第三次组织35家企业参加线上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共享其他旗县市区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同时针对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技能,促进充分就业。企业对新录用人员组织岗前培训或开展线上培训,可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

为解决部分企业招工难问题,4月3日,通辽市招聘会与内蒙古自治区稳就业工作会暨春季网络招聘推进会同步进行,分为线上招聘和线下招聘两部分。通辽市优选了37家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511个,其中开发区11家、415个岗位,主要集中在商贸、制造、信息服务和计算机软件类。因疫情期间安全管控,参加现场招聘的18家企业(开发区6家)共提供岗位882个,现场求职402人,达成就业意向165个,开发区达成就业意向59个,有效解决了开发区部分企业的岗位空缺。

促创业带动就业

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区民政局积极推广“互联网+创业培训”,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向广大有创业意向人员推介展示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额度小、易操作、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同时积极提供创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促其成功创业。对因疫情影响停止营业的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积极开展线上服务,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园区运营和吸纳就业的影响。对疫情防控期间为创业者减免租金等相关费用的创业孵化园区和四众创业支撑平台,据实给予3个月的相关费用减免补贴,同时为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笔,共计35万元,带动就业30余人。

开发区民政局注重返乡就业创业者调查和服务工作,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宣传开发区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他们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开发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意向的农村劳动力为1385人、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为349人,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为1401人、已返原工作岗位农村劳动力为624人。

开发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开发区将积极构建稳就业、控失业、促创业综合政策体系,开展群体补贴性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文:王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