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鲁县严守疫情防控切实织密“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0-03-11 16:5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田晨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织密疫情“防护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织密疫情“防护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严防死守,切实阻断疫情输入渠道

按照“一断三不断”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多部门协同作战,迅速抽调精干力量,在主要交通要道24小时守卡点、测体温、查车辆、巡重点、保畅通,对所有入境人员和车辆严格检查登记造册,每日将登记数据信息与乡镇、街道社区共享,做到不漏一车一人,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各镇场(街道)也纷纷以嘎查村(社区)为单位,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组织动员各地嘎查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群众志愿者,形成一支支“特别”行动队,在镇场各嘎查村绿色通道设卡值守,逐车逐人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为群众把好门,将病毒“拒之门外”;在街道各社区落实部门责任,针对城区人口多、密度大、情况复杂、流动性大的实际问题,下发《关于确定共驻共建单位包联开鲁街道楼房小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安排全县106个机关单位包联179个居民小区,由党员干部和公安干警把守小区入口,建立规范、严密的询问登记和应急处置流程,实名登记、限时出入、劝导居家,最大程度限制人员流动,坚决保证城市不出问题,坚决杜绝疫情“点上开花”和二代传染。同时,在全县各镇场嘎查村(分场)、街道社区开展了多轮次网格化排查,做到了不漏一村、不落一户、不停一天。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各值守人员对嘎查村、居民小区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发热症状的及时登记报告,对重点人员持续跟踪联系,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上报县防控指挥部,直至疫情防控工作解除。

保障供应,切实维护正常生活秩序

疫情之下,“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能不能稳住关系到每家每户。全力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全县米面粮油盐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在合理区间,进货渠道有所保障,随着疫情期间绿色通道的开通和春节后市场供应的恢复,随时进货,随时补充,保证了疫情期间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同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牧业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动配合,对全县市场经营秩序、生活物资销售,药店、商超等各类经营场所,特别是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销售加强监管全面检查,实时监测必要的食品和药品的市场价格数据和供应情况,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切实维护了市场秩序、规范了市场行为。对县内旅店、加油站、药店等经营场所进行了专项排查,指导建立了监测、防控、报告体系,每日组织消毒消杀,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严格控制活禽交易,关闭活禽交易等场所19处,禁止活禽宰杀点营业7处。

强化宣传,切实形成群防群控的浓厚氛围

坚持从舆论引导着眼,从实际防控措施入手,抓住重点部位,把握宣传方式,形成群防群控的防疫氛围。全媒体联动,大力宣传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色做法、在战“疫”一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共在县内外媒体刊发新闻稿件2000余篇,电视滚动字幕播报疫情防护等信息200多条。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村村响广播平台和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防控疫情宣传教育,及时将疫情动态、各类防护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传达到户到人。在宾馆、车站、社区及村屯等重点场所和区域均设立疫情防控警示牌,同时张贴或悬挂疫情防控宣传标语累计2000多幅。加强舆情监测和管控工作,严厉打击处理造谣传谣行为,网信办坚持全天24小时监控网上舆论动态,坚持正确引导舆论,消除不实信息。

统筹兼顾,坚定“大战”必赢“大考”必胜信心

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场“大战”,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场“大考”,开鲁县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手抓“大战”,一手抓“大考”,把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力,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坚持以政策措施为导向,贯彻落实党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通辽市委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政策,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落实县处级领导包联重点企业责任制,坚持现场办公、一事一办、一企一策,可以立即着手的坚持快事快办,需要打破常规的坚持特事特办,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让物流通畅起来、市场活起来、企业兴起来,在这次“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这次“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坚持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备耕春耕、农产品销售和脱贫攻坚等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有序组织农业生产和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展示出高效农业节水、专业合作社、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等现代农业建设水平,示范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开鲁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增加红干椒、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高效作物生产;增加肉牛、肉养、生猪、肉鸽等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向高效增收致富发展,努力探索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坚持巩固农技推广成效,通过“互联网+农业”“公众号推送+实用技术”等农业新业态培训,提高农民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文: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