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专家权威解答通辽市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

发布时间:2020-03-11 16:35: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李娜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3月7日,内蒙古通辽市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最后两位患者治愈出院,通辽市现存确诊病例清零。

3月7日,内蒙古通辽市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最后两位患者治愈出院,通辽市现存确诊病例清零。就现阶段百姓们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通辽市疾控制中心主任布仁巴图,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布仁巴图、市医院副院长杜艳秋和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韩白乙拉等4位专家。

记者:目前,人民群众应如何认识通辽市疫情防控形势?

通辽市疾控制中心主任布仁巴图: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通辽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都已经治愈出院,临床治愈出院实现了清零;临床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都采取了集中隔离观察,且过了隔离期;确定的疫区封闭已经解除隔离。通辽疫情形势防控策略从内防扩散、外方输入,真正转变成外防输入为主。

记者:目前通辽各领域有序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大家什么时候有望摘掉口罩?

通辽市疾控制中心主任布仁巴图:关于口罩何时可以摘掉,钟南山院士预计可能4月份都要戴口罩。我认为在室外的场合可以摘掉口罩,但是室内密闭场合,尤其人流比密集场所,建议大家还是更加理性的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蒙药蒙医在疫情防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布仁巴图:通辽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我院时,我们第一时间用到了蒙药,7位确诊病例在治疗过程全部使用蒙药,密切接触人群中有325位使用了蒙药,使用蒙药之后很快减轻了肌肉骨骼酸痛等全身症状。蒙药治疗一方面可以避免使用激素或者降低使用激素,另一方面缩短了疗程,缓解全身症状,确实有非常好的作用。此次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蒙医蒙药全方位参与并发挥了良好作用。

记者:如何落实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生活保障?

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韩白乙拉: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医院收到来自通辽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爱。我院积极落实一线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及休息、休假、休养等相关政策。梯队人员进入隔离区以前,给大家3-5天的休息时间,一方面是要充足的休息,另一方面是做好家里的相关事情,没有后顾之忧了医护人员才能安心在一线工作。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病房以后,要工作14天,出来以后要医学观察14天,到期以后将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检测核酸、胸部CT,确保没事后再安排在家休一两天后开始上班。目前,第一梯队人员已经复工返岗了,第二梯队人员近两天将要复工。以及对梯队人员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强化政策激励,对进入到一线病房的医护人员,在职称聘任等方面相对照顾和倾斜。

记者:目前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是怎样的状态,现阶段医疗、物资怎样安排?

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副院长韩白乙拉:我院前一阶段收治新冠肺炎的病房在第三梯队人员出来前进行了全面消毒,目前属于待命状态。我院备用楼1号楼一共是132张床,全部物品齐全。此次我院组织了6个梯队,进入隔离区3个梯队,其他梯队人员经常做培训、演练,处于待命状态,以及药品、防护用品目前比较充足,市政府为我院引进了一批抢救设备,在一定的数量内,我们是完全可以应对的。

记者:目前通辽市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情况如何?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布仁巴图:我们按照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及通辽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第一时间安排部署,2月4日,抽调11名护士进入武汉方舱医院,在护理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患者的赞扬。现在同志们于3月6日进入休整期,在等待命令有没有二次上岗进入一线,2月14日,抽调的两名呼吸重症专业博士直接进入荆门市山阳县人民医院,3月3日,调回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辽市医院副院长杜艳秋:通辽市医院抽调17名医务工作者。目前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先后有序撤离了,我院医务人员将最后一班撤离,坚守阵地到最后,大概五一左右撤回,还将再坚持1-2个月,医护人员做好了做持久战的准备。

记者:目前人民群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市疾控中心主任布仁巴图: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认真贯彻落实通辽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政策,尤其要认真遵守市政府制定的防护措施。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防病知识的学习,在个人防护方面要理性防护,要理性消毒,科学合理、适度消毒。要戴口罩、讲卫生、勤洗手、勤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

(文: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