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防疫一线的暖心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12 10:0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故事仍在延续......感谢你们用这样的平凡故事,让爱比病毒传播得更快。

很久没有像这样如此近距离感受过艰难、悲伤和恐惧,这一刻,许多事情被按下暂停键,但这一刻,所有人的爱都被按下了快进键。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敖力布皋防疫一线,我们想分享给你一些身边的故事。

“妈妈,我要去守护村口的国旗”
2月5日,西辽河村返乡女大学生史佳欣来到了监测卡口参加志愿值班的举动,为阴霾笼罩的村屯带了别样的感动。 在史佳欣的感召下,更多的年轻人战斗热情高涨,村党支部监测值班点设立了“佳欣志愿岗”,更多的“史佳欣”来到了村口国旗下。

人大代表的初心

料峭春寒中,家住二道营子的科尔沁区人大代表周力华把自家车开到卡口充当体温监测点。值班点装起“暖房”后,周力华天天起早去点炉子、备好煤,挨个卡口查看隔离桩是否损坏,看到值班人员吃饭有困难,就经常给他们做饭做菜,炖羊肉、馅饼、鸡蛋糕,热乎乎的饭菜让大伙儿的心暖暖的。周力华也是全镇捐献手套、口罩等紧缺防护物资第一人,在她的感召下,更多的“红袖箍”出现在监测点上,更多的群众慷慨解囊。

最美的舞姿

正月十五,后乜木歹村脱贫户李淑云带着她的两个孙女来到监测值班点,她说:“因为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国家有难,我也想着能为里村做点啥,这不,这两个娃娃在家练了节目,说要来给村口的叔叔们表演”。说着,这两个小孩边唱边跳起来,童真稚嫩,旋出了战“疫”一线最美的舞姿。

无声的慰问

元宵节一大早,东喜伯营子村监测点来了一位特殊的捐赠者,怀里抱着元宵和牛奶。他叫郝晓建,是一位聋哑人。他妻子说:“今天一早,就比划着让我把他推到村口,他要亲手把怀里的东西亲手交给村口挂牌站岗的人……”

退休不褪色的老书记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得站出来、豁出去。”王金忠是曾经连续17年担任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如今,退下来的老书记依然在村上作为一名普通党员默默奉献着,每逢节日,他都会在家中升起五星红旗,时刻提醒着自己: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在此危难之际,他毅然放弃儿孙陪伴的天伦之乐,第一时间奔赴战“疫”前线,每天坚守卡点,对往来车辆、人员进行登记核查。

深夜里的“快递员”

“李书记,我给值班的乡亲们拿点东西!”2月7日凌晨2点,东乃木格勒村监测值班点收到了在外居住的村民关柏文连夜送来的医用口罩80个,放下口罩的他又赶着夜路返程。

八旬老人的看望

2月8日下午,后乜木歹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提着包裹,步履蹒跚地在路上踽踽独行。这是已年过八旬的郑淑芹老人,过节了,她坚持要来监测值班点感谢村口为老百姓守护平安的“孩子们”。

最“硬核”的通知

“坚决不准串门、打麻将、打牌、聚集喝酒,打麻将的打牌的不管你是五块的、五分儿的还是查苞米粒儿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晚上九点,东那力嘎村村民微信群里响起了村计教主任娜仁花拉的通知,土味儿家常嗑,话糙理不糙,句句戳心。

最暖心的“手工制作”

比照着长宽、穿进松紧带、缝合……敖力布皋村驻镇春艳制衣店主许春艳利用店里里闲置的材料在家里制作口罩,她是这里唯一的员工,没有酬劳、不求回报,连日来共为监测值班点送来了自制口罩40余个,目前仍在加点加班赶工中,用暖心之举缓解“口罩荒”。

战“疫”场上的“急先锋”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敖力布皋镇17名民兵应急排的“战士”们的誓言和决心。老师、工人、大学生,这支队伍来自于社会各界。连日来他们分兵把口、分段管控,配合村委会、公安派出所在设卡点24小时执行防控任务,用行动诠释着“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干最脏的活,守最美的城

疫情爆发以来,全镇所有的环卫工人依然坚持在岗,他们来往于空荡荡的街巷之间,在承担正常垃圾处理清运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生活垃圾、废弃口罩、回收设备的消杀。干最脏的活,守住了我们最美的家。

负重前行的背影

提起防护服,让人想起的是奋战一线的医务人员。但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有9名村级防疫员组成了镇级病毒消杀人员,他们身穿防护服,每日身背几十斤重的消毒液,在离病毒可能最近的地方,逆风向前,义无反顾的背影给了我们无限的安全感。

这样的故事仍在延续......感谢你们用这样的平凡故事,让爱比病毒传播得更快。

 

(作者:张晓芳、张海峰、王秀丽、全怡欣、高莹、何明晶、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