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通辽机场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响应号召,落实“Ⅰ级响应”,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切实做好舆情监控工作,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风险源,积极阻断疫情空中传播通道,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通辽机场按照中央、地方和民航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机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迅速成立以分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下发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专项处置预案,为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指南。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防疫物资紧缺。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通辽机场通过多渠道联系防疫物资供应商,及时采购必要防疫物资,第一时间为全体员工配发防护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发放消毒液、洗手液等。每日开展员工自我防控教育动员,要求做到勤洗手,做好主动防护,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截至目前,通辽机场共配备普通手持测温仪26把、 一次性口罩4200余个、一次性手套4300余副、消毒液380余瓶,以及酒精、喷壶等防疫物资若干。新购置的一台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选仪已调试运行。
明确应急联控机制,地空联合阻断疫情。为进一步明确疫情防控联动、隔离排查、疑似病人转运等处置流程,通辽机场及时与通辽市疾控中心和各航空公司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息互通,明确资源整合和互助互补举措。目前,市疾控中心每日指派4名医护人员入驻机场,协同机场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每日召开防控工作会,及时通报情况、解决问题。对所有进出港航班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对北京旅客进行二次体温检测。严格管控候机楼内人员数量,禁止未佩戴口罩人员和接送机人员进入候机楼,避免人员聚集。分别设置旅客和员工隔离区。每日定时对候机楼及工作区进行消毒、通风,重点加强手推车、公用设施设备和保障车辆的消毒。对一次性防护垃圾进行定点焚烧,对非一次性防护用品进行集中消毒和存放。各类措施执行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共设置临时隔离房2间、消毒房1间、候机楼临时测温点4个、办公区自助测温点5个。
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疫情航班应急处置程序的学习,加强员工自身安全防护教育,提高疫情防护意识。在候机楼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大屏幕滚动播放新型肺炎防控的相关信息,加强对旅客和员工的舆情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对新型肺炎的防控情况及时向社会进行播报。及时向民航上级及地方政府报送疫情防控信息,要求全体员工未经授权一律不得对外发布与疫情相关的信息。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为缓解不断攀升的保障压力,机场公司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站在防控斗争第一线,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落实防控措施。目前,通辽机场已组建党员突击队3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支,深入航站楼开展地面服务保障、配合进行安全检查等工作,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有效疏导旅客,劝导旅客注重公共卫生,共同维护疫情防控期间航站楼的安全稳定。
(文:邵南、孙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