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大鼓敲响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0-01-20 13:10:00丨来源:新华社丨作者:刘磊 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临近新年,内蒙古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上黄花塔拉嘎查村部里传出响亮的鼓声。

  临近新年,内蒙古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上黄花塔拉嘎查村部里传出响亮的鼓声。“咚,咚咚,咚咚咚”,站在大鼓前,习惯佝偻着身子的白海全挺直了腰板,他挥舞双臂,将鼓槌重重敲向鼓面,瘦削的脸上满是认真。为了能在嘎查“集体过大年”活动中给秧歌队伴奏,每天放完牛,白海全都会到村部练习打鼓,甚至放牛的时候,也在心里敲着鼓点。“心情好的时候就乐意打鼓,打着也顺畅。”

1月17日,白海全(中)为村里的秧歌队敲鼓(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三年前的白海全是不乐意打鼓的,那时的他,几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2017年,白海全的妻子被查出患有狼疮性肾炎,每个月检查和吃药要花四五千元,治病的钱全靠借债。因为没钱,上高一的儿子只能辍学回家帮忙放牛。就在沉重的生活负担几乎压垮这个家庭时,白海全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2018年,政府帮忙办了3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业,又给他1.5万元的养牛补贴。他们一家还入了医保,妻子住院看病的费用大部分都能报销。

1月17日,上黄花塔拉嘎查的秧歌队走村串户为村里的高寿老人和军属家庭拜年(无人机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擅长养牛的白海全不断壮大牛群规模,如今已有16头牛,其中有8头怀孕母牛。看着这些牛,白海全就看到了希望。“很快就能下小牛犊了,公牛犊养到5个月就能卖1万元。”白海全说,家里还有32亩玉米,自从政府给打了井,浇地不再靠老天爷,每亩产量都有1500斤。2019年种地和养牛的收入有4.7万多元,今年肯定比这个还多。 2019年底,白海全一家顺利脱贫。更令他开心的是,妻子的病情在2019年也稳定下来了。“媳妇精神好了,我们收入高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

1月17日,白海全(中)为村里的秧歌队敲鼓(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当年,上黄花塔拉嘎查组织起了秧歌队,白海全报名当了鼓手。“乐意打鼓,打起鼓心里就有劲了,听着鼓声都带劲。” “白海全打起鼓来就像变了个人。”上黄花塔拉嘎查支部书记李福芝说。为了打好快节奏的“盘龙调”,白海全还找村里的老鼓手拜师学艺,做事比以前更加认真踏实,有了精气神。 北方农历小年当天,上黄花塔拉嘎查“集体过大年”活动拉开帷幕。白海全站在大鼓边上,鼓槌在鼓面翻飞,喧天的锣鼓声带着秧歌队热闹起舞,“牛气”的好声音响彻四面八方。

1月17日,白海全的儿子白扎力根巴雅尔在跳秧歌(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7日,白海全(中)观看村民表演节目(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7日,白海全(右)为村里的秧歌队敲鼓(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6日,白海全(左)在师傅那顺乌日图的指导下练习敲鼓(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7日,白海全(左二)和村民一起吃饺子(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6日,白海全(左二)和村民一起包饺子(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6日,白海全在村头放牛(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7日,白海全(中)和儿子白扎力根巴雅尔在喂牛(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7日,白海全(左)和儿子白扎力根巴雅尔在给牛筛草(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7日,白海全(右)和儿子在喂牛(摄影:新华社记者 任军川) 

1月18日,白海全和妻子抚摸一头小牛犊(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8日,白海全照顾妻子吃药(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

1月17日,上黄花塔拉嘎查的秧歌队在军属家拜年(无人机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