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扶贫协作聚焦聚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携手前行

发布时间:2020-01-09 16:42:36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 王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几年来,内蒙古奈曼旗与北京市通州区实现了频繁、深入、高质量、全方位的互动和对接,扶贫协作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决战贫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携手奋进。

在脱贫攻坚决战关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民不会忘记北京市通州区伸出的友谊之手。他们情牵奈曼,爱撒草原,与奈曼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几年来,内蒙古奈曼旗与北京市通州区实现了频繁、深入、高质量、全方位的互动和对接,扶贫协作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2017年至今,北京通州区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16亿元,慈善援助资金624.5万元,组织社会捐款捐物折资334万元。通州区11个乡镇和6个街道与奈曼15个苏木乡镇场全部达成对口帮扶协议;通州区21个村、9个社区与奈曼30个嘎查村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通州区的倾力帮扶,在奈曼44万人民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温暖的印记,一幅携手全面振兴乡村,同心共圆小康梦的壮美画卷正在奈曼大地上徐徐展开。

搭起千里“绿色通道”

2019年11月份,奈曼旗正式进入稻谷加工销售旺季,在土城子乡金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内,刚刚投入使用的新设备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金颖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奈曼旗一家以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优质农作物为主的合作社。过去的销售主市场在奈曼旗本地,最远到通辽市和赤峰市。如今,他们生产的土豆、小米却走上了首都人民的餐桌,在北京大受追捧。

“京蒙扶贫协作,为包括我们专业合作社在内的奈曼旗农特产品搭建起了连接北京市场的‘绿色通道’,现在我们奈曼的绿色蔬菜和稻谷名气越来越响亮,不愁卖!”土城子乡土城子村党支部书记潘明德说。依托“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土城子村党支部以贫困户参与劳动的模式,通过两地合作,让北京人吃上放心食品的同时,也壮大了土城子村集体经济,让土城子村的脱贫户增加收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政府牵头搭台,农产品企业唱戏。自建立帮扶协作关系以来,奈曼旗借助京蒙帮扶机遇,找准两地之间利益连结点,通过发挥北京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连接奈曼旗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打通销售渠道,让来自奈曼旗的有机蔬菜和杂粮杂豆等优质农副产品亮相北京,圈粉无数。

对此,潘明德感触最深:“过去,开发北京市场想都不敢想,而京蒙扶贫协作,为我们搭建了进入北京市场的绿色通道,今年我们先后销售了土豆和小米等农产品,单小米一项,村集体经济增加了1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

创新“扶贫车间”模式

引导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劳务转移,提高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是实现贫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奈曼旗依托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加大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培训,创新扶贫模式,重点打造两个京蒙“就业扶贫车间”,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就近就地稳定就业,让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勤劳致富。

“我们一家三口人都在这打工呢,收入啥的特别好,厂子对我也挺照顾的,上别的地方也干不了活,就在这干吧,保底1500,再加满勤1800,最主要的是离家挺近的。”八仙筒镇贫困户席宝龙早些年因车祸失去了右腿,干不了农活的他经过村干部协调,成为了八仙筒明瑞制衣厂一名流水线工人,每天坐在车间卷袖口、折衣兜,有了这份工作和收入,席宝龙的生活有了奔头。明瑞制衣厂是京蒙扶贫项目“扶贫车间”之一,通州区注入450万元的资金,为八仙筒100多名农户提供了就业平台。

近年来,奈曼旗以服装加工产业为切入点,采取工厂集中就业与居家灵活就业多种方式,在八仙筒镇、东明镇打造集服装生产加工、服装制作人员培训、人才输出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扶贫生产车间提供了200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群众就业50人以上,每户每年增加收入18000元以上。

为拆除残疾人就业藩篱,奈曼旗利用京蒙协作残疾人扶贫290万元专项资金,依托奈曼旗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筹建了残疾人绿色无公害农畜土特产品种养殖、残疾人宠物犬养殖、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残疾人就业基地和一处残疾人职业康复站。京蒙协作帮扶资金项目的实施,让残疾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就业,激发了建档立卡残疾人口脱贫动力,增收渠道有了进一步的拓宽,每年安置就业贫困残疾人140人,人均增收达6000元。

加速释放“消费扶贫”

夏日,远在千里之外的2019北京世园会,北京市扶贫协作地区成果展及特色产品展销奈曼旗主题日活动在北京扶贫馆开幕。麦饭石系列产品、草原村系列美食、老哈河粮油、白音杭盖碳烤牛肉干出现在世园会,向全国推介了奈曼旗扶贫特色产品和文旅扶贫产品。发挥北京地区在资金项目、产业发展、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京蒙两地经贸合作交流,为奈曼旗的绿色农畜产品“走出草原、进入首都”搭建了诸多的广阔平台,特色农产品在北京得到了推广。

为帮助贫困群众打开产品销售渠道,奈曼旗创新实施“户+企+店”消费扶贫模式,依托通州区对口援助项目支持,搭建特色农畜产品进京销售平台,由企业收购贫困群众农产品加工销售,通过合作经营,为贫困群众打通脱贫“出口”。

随着“京蒙有你·通奈有我”2018内蒙古奈曼旗(北京)旅游推介活动和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对口支援奈曼旗脱贫攻坚“万企帮万村”工作对接签约会的成功举办,奈曼旗一大批优质农畜产品链条不断延伸,扶贫成果不断扩大,包括大米、小米、面粉、食用油、杂粮等有机粮系列及休闲肉制品、酒类、民族特色工艺品等奈曼名特产品推向了北京市场,与区总工会、宋庄镇人民政府等十多家机关行政单位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截至目前,销售总额已达到390万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238人,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打通市场销售渠道,消费扶贫成果扩大,不仅在脱贫攻坚旗内有效带动贫困群众产业增收,同时也为奈曼旗农牧业质量提升,实施产业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对奈曼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时至今日,从老哈河到青龙山,从田间地头到村头巷尾,奈曼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摆脱了积弱贫困的命运。五年的扶贫,奈曼减少了53110人的贫困存量,相当于每天有29人摘掉贫困的帽子。相信在未来的京蒙协作中,一个健康、绿色、美丽的新奈曼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文: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