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最美的一朵花:奈曼旗乌兰牧骑新时期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9-12-27 21:0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阳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1965年,奈曼旗乌兰牧骑诞生在广阔的科尔沁草原,近60年来,队伍不断壮大,队员新老交替,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艰苦奋斗,乌兰牧骑精神一直弘扬在草原上。

一朵花破土萌发,红色点缀草原;一片雪翩然而至,白色笼盖四野。

漫无边际的草原上,坚韧守望的不仅仅是牧民群众,挥洒豪情的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在深幽的草原,在沙海深处,在边远牧区,在山脚下,在河流旁,在毡房里,在牧场上,还活跃着这样一支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1965年,奈曼旗乌兰牧骑诞生在广阔的科尔沁草原,近六十年来,这支队伍已由当初一架马车上的文艺轻骑队,发展为植根科尔沁草原农村牧区的独特文艺团体。队伍不断壮大,队员新老交替,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艰苦奋斗,乌兰牧骑精神一直弘扬在草原上。

在人民中创作

奈曼旗乌兰牧骑自建队以来,一贯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保持自身民族特色,长期深入到广大的农村牧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弘扬优良传统,扎根基层一线,推动文艺创新。2018年全年,奈曼旗乌兰牧骑共完成下乡惠民演出110余场,观众15万人次。

奈曼旗乌兰牧骑始终在人民中创作,永葆艺术生命力。2005年创作、演出了大型歌舞剧《诺恩吉雅》,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了通辽市科尔沁艺术节大奖,并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创作“萨日纳”奖。2009年歌曲《农家饭 农家话》和大型歌舞剧《诺恩吉雅》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10年,在《科尔沁婚礼》的基础上,加工创作演出了音乐情景剧《奈曼婚礼》,该剧又获得了第九届科尔沁艺术节金奖。2014年8月,参加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会演,所上演的剧目《奈曼婚礼》获得银奖。2017年7月参加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通辽市专业文艺团体汇演,舞蹈《版画梦》《贝勒格》、歌曲《奈曼草原》等作品获奖,9月参加首届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戏剧节小戏小品展演,参演作品《白虎哥哥》获得“入选作品奖”,同年还开展了“庆祝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党走——草原文艺天天演”活动。

特别是最近几年,奈曼旗乌兰牧骑坚持在人民中创作,以打造舞台艺术精品为重点,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舞台艺术作品,代表作品有舞蹈《柳编风情》《版画梦》《查干苏力德》《顶碗舞》《绣靴子》、歌曲《农家饭 农家话》《圣洁的哈达》《蒙古姑娘美》《科尔沁情歌》《草原上最美的一朵花》等。

到群众中间去

总书记的回信,成为乌兰牧骑队员和文艺工作者服务人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第七次乌兰牧骑自评及实地评估中,奈曼旗乌兰牧骑被评为一类。2018年,先后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草原文艺天天演文化惠民演出”“百团千场下基层惠民演出”“乌兰牧骑百团千场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等系列专场演出活动。

曾被观众誉为科尔沁草原上的“舞蹈王子”的乌兰牧骑队员、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梁文宝,以高超的舞蹈技艺倾倒无数观众,他曾在《诺恩吉雅》《科尔沁歌王》《绿之魂》《奈曼婚礼》《那一片绿》五部歌舞剧中担任男主角,多次担任专场晚会的策划、导演工作,在梁文宝看来,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作是重中之重,创作乌兰牧骑作品的同时,他把乡村文艺作品创作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各苏木乡镇创作编排了体现百姓生活,传递正能量的广场舞、音乐快板舞等多部节目。

近年来,奈曼旗乌兰牧骑积极广泛开展文艺宣传、辅导、服务活动,辅导奈曼旗5•4青年标兵、青年文明号颁奖晚会、奈曼旗沙漠那达慕开幕式、旗袍秀等节目,为旗公安局刑警队、公安交巡警大队服务,指导创作《局中局》《辣妈挑刺》等小品,为全旗各群众文艺团体、业余群众文艺组织、文艺爱好者提供艺术指导,重点帮助他们创作编排讴歌党的十九大、讴歌“中国梦”主题的文艺作品,辅导、服务广场舞、秧歌舞、安代舞等群众性文艺活动。截至目前,完成宣传、辅导、服务130次,受众人数3000余人次。

服务精神永在

“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小院热闹了起来,马头琴声响起,蒙古族民歌唱起来,一个个节目演员们都格外用心……”席金荣老人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心情格外开心。今年夏天,奈曼旗乌兰牧骑20多名队员组成的演出小分队乘车50多公里,顶着炎炎烈日穿越沙漠来到较为偏僻的白音他拉苏木多日奔敖包嘎查,为一名92岁的老党员老军人席金荣演出。

近几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老人的年纪也一天天大了,走路不便的他很难再去外面看乌兰牧骑的演出。看一场乌兰牧骑的演出,成为老人的一个心愿。奈曼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了解到老人的这一心愿后,组织精干力量,特意编排了一场精彩节目来到老人的家里,队员们搀扶着老人坐在庭院之中,克服37℃的高温,为他表演了马头琴二重奏《万马奔腾》、蒙古族民歌《阿日德勒黑》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老人的庭院也随之热闹起来。老人眼中满含泪水,紧紧握住演员的手说道:“感谢乌兰牧骑圆了我的梦!”

一直以来,奈曼旗乌兰牧骑不顾酷暑严寒,全体演员以饱满的精神将文艺节目献给广大农牧民,在农牧民眼中,乌兰牧骑进入了新时代,作为人民的文艺,其乌兰牧骑精神一直都在。今天,乌兰牧骑已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用艺术、用情感赢得了群众的热爱,而人民的尊敬和期待,又给乌兰牧骑注入文艺创新的力量。

沸腾的生活足以滋养艺术,奈曼旗乌兰牧骑风尘仆仆一路走来初心不改,让根植于这片土地的歌声生生不息,山河之歌唱给山河,人民艺术献给人民,就像乌兰牧骑前辈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台演出一样,正是一批批乌兰牧骑人坚持与草原人民血脉相连,一代代乌兰牧骑人密切关照群众精神世界,因此,乌兰牧骑精神才能与经久传唱的山河之歌一道,在草原深处,在茫茫沙海,在人民心里,落地生根。







(文: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