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财”:河北围场“林业生态+扶贫”发展模式调查

发布时间:2019-12-27 08:38:32丨来源:河北日报丨作者:尉迟国利 宁利勇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围场以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为抓手,牢固树立“脱贫攻坚、生态为先”意识,大力实施“林业生态+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深秋,是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近800万亩林海五彩斑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围场因清朝皇帝在此设围狩猎而得名,曾林海茫茫、水草丰沛,后开围放垦、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围场人接续植绿,目前全县有林面积达到797万亩,森林覆盖率58.8%,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也是河北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

  如何让好“生态”好“生财”?

  围场以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为抓手,牢固树立“脱贫攻坚、生态为先”意识,大力实施“林业生态+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生态红利,实现脱贫致富。如今,全县人均有林面积达到15亩、林木蓄积量达到52立方米,相当于每人在“绿色银行”存款万余元。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让“一企连三产”

  沿承赤高速围场支线一路北上,进入兰旗卡伦乡,由承德木兰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的“林业苗景综合体”项目便在这里,该项目集郊野公园、北方园林绿化苗木培育驯化区和特色乡土针叶树种培育区于一体。

  打造城郊休闲观光林业精品旅游,由“独唱”变成“大合唱”,是发展休闲观光林业田园综合体的必由之路。围场借势整合,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一企连三产”林业+扶贫模式,打造了这个田园综合体。

  公园内生态景观区与苗景兼用区遥相辉映,以林木为背景、以青山为依托,蓝天、白云、林木、花卉、湖泊浑然天成,打造出一个集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优美环境,实现了经济、景观、生态三重效应。

  县委书记刘众民介绍说,围绕“增绿、护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围场着力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加快发展观光林业、休闲林业、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和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下经济等现代高效林业,让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金山银山。”

  目前,该项目通过集中土地流转、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企业统一管理、产业收益按比例分成的方式运作,共流转土地3289亩,覆盖周边6个乡镇57个村。1794户贫困户入股,每户当年分红600元。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每人年收入5000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

  培育生态产业,让“一林生四财”

  “我们依托国有滦河林场,流转宜林荒山7504亩,整村实施了造林绿化。”宝元栈乡竹字上村党支部书记田玉海说,仅此一项,共涉及农户386户、1320口人,其中34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平均每户宜林地收益6875元,人均2750元。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围场境内,该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挖掘拓展、弘扬塞罕坝精神,创新推广了“一林生四财”生态扶贫模式,培育生态产业,释放生态红利,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林上花果,精准脱贫一批——该县成立林果行业协会,实施“技术骨干包农户,种植大户带农户”工程,引导贫困群众种植经济林,向经济林要收入。按照“两环、四区、七大基地”规划布局,大力发展以干鲜果品、木本油料、园林绿化苗木、木本花卉中药材等为主的经济林产业。

  林中旅游,精准脱贫一批——立足森林、草原、湿地、文化遗迹等资源,围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通过举办木兰围场旅游推介会、木兰围场赏花节等大型活动,拓展客源市场,唱响木兰围场旅游品牌。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5亿元,成功创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

  林下种养,精准脱贫一批——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林间空地、森林边缘地带,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将林下资源变成菜篮子、药园子。目前,该县已种植林下药材0.6万亩,林下蔬菜3000余亩,林下种菌110万袋,柴鸡养殖3万余只,实现产值0.7亿元。

  分享红利,精准脱贫一批——围场是河北省森林资源第一大县,山多、林子大、防火季节长。为管好护好这一大片林子,围场选聘了5400名贫困群众做生态护林员,每人年可收入7750元。

  目前,该县经济林总面积达191万亩,农民人均拥有3.5亩经济林。打造金红苹果、“围选1号”杏扁、绿化苗木等林果产业专业乡2个、专业村26个,建成果品休闲观光采摘园18个,年产干鲜果品31.3万吨,辐射带动1.6万人稳定增收500—2000元。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一地生四金”

  “2017年,俺将6000块钱入股公司,每年有600块的分红,连续5年。”姜家店乡庙子沟村贫困户马振国一见到笔者,就念叨起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承德宇航人公司)的好来。

  庙子沟村是围场22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贫困人口275人,贫困发生率达14.5%。

  承德宇航人公司是庙子沟村的“三包一”企业。2017年,公司共筛选19户贫困户入股,马振国是其中之一。

  作为林果产业重点项目,承德宇航人公司是集沙棘果及其他果蔬资源开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公司按照“林果产业为主,带动农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流转土地+就业、合作收购果品”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在御道口、城子、大唤起、四合永等乡镇流转土地,建设无性大果沙棘基地近4万亩。

  为调动农户积极性,增加收入,公司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以后,苗木、整地、栽植、管理等投资全部由公司出资建设,果树进入盛果期前四年,公司每年支付农户土地租金。盛果期后,农户可以收回林权,自行管理,沙棘果由公司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农户还可托管给公司进行管理,公司继续按照合同支付土地租金,确保农户利益最大化,实现脱贫不返贫目标。

  围场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2018年选定了宇航人、天原药业等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流转“获租金”,将扶贫资金入股企业“变股金”,就地打工“挣薪金”,盘活土地等资源入股合作社“分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带动了全县11278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原标题:生态“生财”——围场“林业生态+扶贫”发展模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