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谱写脱贫攻坚新篇章:科左后旗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9-12-18 16:25: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赵文嘉 孟继红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激情澎湃的奋斗场面,风景如画的美丽城乡,幸福美满的百姓生活……隆冬时节,行走在科左后旗大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迎面而来。几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脱贫攻坚工作步履坚实、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激情澎湃的奋斗场面,风景如画的美丽城乡,幸福美满的百姓生活……隆冬时节,行走在科左后旗大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幸福图景迎面而来。几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脱贫攻坚工作步履坚实、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科左后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紧紧围绕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和脱贫成果巩固,着力抓统筹、抓精准、抓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地生根,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黄牛产业扶贫和生态修复促扶贫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五年来,全旗累计减贫11688户30353人,贫困发生率由11%降至1.21%;全旗总投资6.98亿元,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1200多个,实现了扶贫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到人,覆盖了所有贫困人口;全旗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28亿元,整合资金5.71亿元,投入风险抵押金6500万元,累计投入贷款12.67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嘎查村生产条件和产业发展;全旗有16517户贫困群众入住新房,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全旗黄牛饲养量达82万头,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22万头,人均养牛2.3头,养牛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全旗建设五角枫、榛子等经济林基地5万亩,药材基地2万亩,饲草料基地5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年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贫困群众人均1123元。

image.png

生态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攻坚克难 上下同欲者胜

科左后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调整充实旗脱贫攻坚指挥部和领导小组,2014年以来,召开42次旗委常委会会议、27次政府常务会议、30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30次全旗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出台政策和文件114个,统筹部署调度,推进任务落实。结合实际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和巩固提升方案,明确各时期、各行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坚持旗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三级干部齐扶贫,压实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的责任。组建养牛、旅游、电商等19个专项扶贫推进组,制定规范72条帮扶措施,实施了24个行业扶贫行动计划。坚持尽锐出战,硬抽人、抽硬人,选派2147名干部结对帮扶,选派1009名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干部驻村开展工作,每个嘎查村至少有3名驻村工作队员蹲点帮扶,每个嘎查村都明确一名科级干部任第一责任人。工作队实行5天4夜工作制,实际上绝大多数扶贫干部奉献了绝大多数的双休日和节假日,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采取微信课堂、现场观摩、知识竞赛和集中办班等方式,全面加强驻村干部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先后组织扶贫干部赴河南省兰考县、四川省南部县、赤峰市林西县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作法。强化督查指导。组建4个督查组、5个业务指导组,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全程跟踪督导,并通过脱贫攻坚督查微信群,随时发布督查信息,通报存在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加快扶贫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了解干部入村入户和工作情况。实行重点工作日报告、周调度工作制度,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五年来,科左后旗先后有3000多名干部组成380多个驻村工作队全脱产驻村,15名旗级领导、110个单位、55名农技员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全覆盖。同时,76名非贫困村第一书记、23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组织干部与贫困户结亲结对,实现了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覆盖到位。

脱贫攻坚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把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科左后旗与北京市怀柔区相互对接74次,签订帮扶协议34份;怀柔区对口帮扶投入京蒙扶贫项目资金7295万元、捐资601万元,支持发展肉牛、光伏等产业。北京交通大学先后选派挂职干部6人和4批16名支教学生到后旗常驻开展工作,培训当地农牧民(干部)1341 人次,帮助制定了旅游、物流、工业园区等规划,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合 773.6 万元,引入项目资金938.73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60个。成立社会扶贫工作促进会、慈善总会,搭建社会扶贫平台,已募集社会各界款物1309万元。15家民营企业与15个贫困村结对,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帮扶400户贫困户。

五年来,科左后旗将“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引导贫困群众树立 “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理念,让贫困群众认识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创新推出移风易俗“3+2+X”工作方法,通过抓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五美一示范”三个载体,利用好嘎查村“移风易俗监督榜”和“嘎查村明星榜”两个榜单,推广特色创新做法,引导贫困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勤俭持家、勤劳致富。2018年以来,全旗2800余名学生家长签订不办升学宴承诺书,节约开支2亿元以上;为800余位老人举办“集体寿宴”121场次。坚持技能培训促就业。坚持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5万余人次,举办汽车驾驶、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电气焊、烹调等技能培训班42期,培训学员1884人。通过打造“扶贫车间”,推广“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技能扶贫。提供就业信息1万余条,建立贫困家庭本科以上学生就业“绿色通道”,帮助贫困农牧民务工就业2010人。在全旗建立133家“爱心超市”,引导贫困群众通过勤奋创业、参加公益劳动等方式获取积分,凭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免费兑换所需日用品,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进取精神和主动脱贫意识。

image.png

黄牛产业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靶向治疗 打通贫困关节

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五年来,科左后旗因村因人精准施策,围绕脱贫增收、基础配套、政策兜底等做足文章,打出分类施策“组合拳”。

科左后旗立足于建设全国黄牛第一旗,推行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四种模式”,对能贷能养的贫困户,即对符合征信条件,能养牛、会养牛的贫困户全部给予贷款支持,帮助建棚舍、建窖池,鼓励群众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对能贷不能养的贫困户,利用贷款购牛,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代养等方式养牛;对不能贷能养的贫困户,通过协调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和包联干部实行反担保贷款买牛,或使用项目资金统一购买“扶贫牛”;对既不能贷又不能养的贫困户,由镇村帮助协调贷款和项目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养殖大户,贫困户享受分红,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家家有牛养,无劳动能力的户户有分红。创新金融产品,推出“肉牛贷”“繁育贷”“惠农e贷”等贷款政策。扶持“牛经纪人”创办“活牛超市”、通过“快手”卖牛,助力农牧民增收。

该旗坚持把培育生态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中,通过种树种草、以造代育、参与管护、生态旅游等途径,促进农牧民增收。2014年以来,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1.15亿元,年人均增收1157元。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治理,全旗平均每年治理100万亩沙地,现已完成治理596万亩,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良性逆转。采取退耕还林、综合治沙造林等九种模式进行综合治理,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年节约造林成本2000万元以上,造林保存率达到90%以上。坚持 “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五角枫、榛子等经济林基地5万亩,道地药材基地2万亩,饲草料基地5万亩,苗木花卉基地2万亩,年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同时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引导务工就业等方式,让群众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生态产业扶贫案例”入选全球优秀减贫案例,受邀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2019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发展光伏产业。海鲁吐镇新艾里嘎查建起了39.3MW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并网发电,实现1572户贫困户连续20年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68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已于6月底并网发电,带动4973户贫困户连续20年每年每户增收3000元。推进种植业提质增效。推广浅埋滴灌,采取工程治理、“民干公助”等方式,为5462户贫困户实施浅埋滴灌11.7万亩,每亩增收200元左右。优化种植结构,种植青贮150万亩、水稻32万亩、杂粮杂豆25.5万亩、药材50万亩。搞活庭院经济。针对全旗农牧户庭院面积大、利用不充分的实际,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带动、技术培训等措施,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庭院种植蔬菜瓜果、发展特色养殖,全旗贫困户种植庭院经济8300亩。与北京交通大学、怀柔星东天地签订了农产品进校园、进超市协议,解决了蔬菜销售问题。实施旅游扶贫。加快大青沟、阿古拉、僧格林沁王府、草甘沙漠等重点景区提档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户,举办中国·通辽“一带一路·敖包相会”国际文化旅游节、内蒙古乌旦塔拉国际枫叶节等系列活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增收。散都苏木车家村以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开发建设草甘沙漠旅游区,带动33户贫困户117口人整体脱贫,被评为自治区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密切利益联结。紧紧围绕黄牛、水稻等优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帮扶、价格保护、生产托管、流转聘用等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基地”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吸纳贫困人口融入产业链增收。科尔沁牛业、禾丰米业等6家龙头企业带动9015户农牧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各项保障措施惠民。科左后旗制定出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在旗内公立医院住院就医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政策和“三不用”措施,已惠及16759人次、核销费用10410.9万元;在全区率先为因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贫困人口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累积建床治疗28355人次,核销金额971.5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签约服务、健康体检。强化教育保障,先后投入5.3亿元改善重点农村牧区办学条件,2018年10月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全面落实助学金、伙食补助、交通补助等教育扶贫政策;2017年开始,对贫困家庭读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每年分别补助1800元、2000元、2400元、10000元;出台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校车费补助一半等旗级政策,切实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一个家庭因学返贫。强化住房保障,201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27亿元,改造危房16517户,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建设19所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现已入住72户119人,还可供127户临时返乡贫困家庭入住。强化社会兜底保障,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政策有效衔接,贫困户中享受低保人员3343户7805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7.1%,占低保总人数的60.1%;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中,2541人次享受过医疗救助政策,1051户享受过临时救助待遇。同时开展高利贷化解专项行动,一户一户梳理债权关系,一笔一笔对接协商,对违法放贷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全力化解贫困户债务,已化解4016户、12926万元,化解率分别为78%和85.6%,其中以零利率协调化解的占化解总金额的50%。

科左后旗瞄准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抓住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分类设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建立近贫预警、骤贫处置、脱贫保稳精准防贫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贫困增量。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科左后旗分公司合作,创设“精准防贫保险”,旗财政拿出5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旗3.3%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筑牢防贫“保护墙”。划定防贫预警线、防贫保障线两条界线,坚持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基本消除非贫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现象。

image.png

农牧民自发参与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

强化基础 改善农村牧区环境

科左后旗坚持将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抓紧抓实,使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14年以来,投资28.62亿元建设公路5493.53公里,其中嘎查村、撤并建制村通村水泥路建设1965.7公里,畅通率达100%,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入资金2.89亿元,通过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跟踪开展水质检测,全旗858个村屯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量等全部达标;全面加强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设文化活动室292个、文化广场277个,村村都有了草原书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建设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516个,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医,小病不出村;提升改造便民连锁超市290家,实现全旗262个行政村全部都有便民超市;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信号全覆盖工程,电视信号、手机通讯和无线网络覆盖千家万户;投入4.97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66千伏线路76.5公里、10千伏线路1420.6公里、0.4千伏线路551.11公里,解决了一些嘎查村电压低、用电不稳的问题;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绿化行动,共完成乡村绿化2.5万亩、道路绿化6万亩、种植树木805万株,实现了路路有林、村村见绿;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旗,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4座、户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81个,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厕所革命。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清理、雇用贫困户当保洁员、开展“三美一净”评选活动等措施,改善生活环境;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也像城里人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买东西。

(文:赵文嘉、孟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