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婚礼:部落游牧生活的缩影

发布时间:2019-12-13 15:39:07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杜磊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乌珠穆沁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北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热烈的歌舞形式和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乌珠穆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姑娘梳头、新郎掰羊颈骨、祝颂人赞誉母亲养育之恩这些就是乌珠穆沁婚礼的传统礼节。

乌珠穆沁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北方民族特色、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热烈的歌舞形式和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乌珠穆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姑娘梳头、新郎掰羊颈骨、祝颂人赞誉母亲养育之恩这些就是乌珠穆沁婚礼的传统礼节。每一个传统的礼节都有乌珠穆沁部落游牧生活的缩影。2008年,乌珠穆沁婚礼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求婚仪式很隆重

“过去的婚姻选择,大都是父母做主,先由男方家的媒人带着哈达、美酒等礼品去女方家说媒。”乌珠穆沁婚礼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77岁的淖旦曾评述道:“即使女方愿意,男方也要多次求婚,才能得到允许,以示女方家中地位显贵。如今的乌珠穆沁青年多自由恋爱结合,媒人有时候只是走走形式。”

淖旦曾1942年出生于西乌珠穆沁旗宝日乌苏西苏木,是地地道道的牧民,10岁开始在巴拉嘎尔小学读书,因家境贫寒上完三年级后便退学,开始放牧。虽然辍学在家,但他并没有放弃读书,经常读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等。由于从小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通过口传心授,淖旦曾了解了乌珠穆沁婚礼的习俗。2009年10月,淖旦曾成为乌珠穆沁婚礼西乌珠穆沁旗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3月成为锡林郭勒盟级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10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淖旦曾介绍,若男方求婚获得女方应允,即定下良辰吉日举行婚礼,男方家中要宴请亲朋好友,端上酒肉,一边高歌,一边畅饮。姑娘小伙子翩翩起舞,准新郎的父母当众宣布婚期,邀请大家参加正式婚礼。

婚礼有30多个细节

“等到婚期前后,那更是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齐聚一堂,敬献哈达、招待客人。婚礼上席面丰盛,敬酒赛歌,气氛热烈。”

整个婚礼的礼节还有很多,定亲、选定接亲日期、男女双方向各自的亲朋好友发出邀请、姑娘串亲戚、双方婚礼前的准备、在婚礼的前一天下午迎接亲朋好友、男方女方向自己的客人敬酒、新郎掰羊颈骨、送亲、给姑娘梳头、新郎新娘敬酒、由祝颂人赞誉母亲的养育之恩,在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的父母还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新郎家看望女儿女婿等。

新郎接亲时,由同辈相伴,接亲马队先绕女方家蒙古包3圈,然后下马对歌,歌词即兴应变,常持续一两个小时。进家后,以最难分割的羊颈等敬予新郎,令其按骨节一次性分割,可谓难解难分,寓意先做难后和美。新娘服饰十分华贵,有盛装伴娘陪送,送亲路上,是一场赛马激战,人欢马叫,沿途欢腾。

乌珠穆沁婚礼的细节和步骤都有古老的讲究,每一个传统的礼节都是乌珠穆沁部落游牧生活的缩影。

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婚礼的很多细节步骤都有古老的讲究,按顺序整个过程有定亲、接亲、婚礼、回门等三十多个细节。有放哈达,即定亲、选定接亲日期、男女双方向各自的亲朋好友发出邀请、姑娘串亲戚、双方婚礼前的准备、在婚礼的前一天下午迎接亲朋好友、男方女方都向自己的客人敬酒、定时间、阿木日其到女方、新郎掰羊颈骨、送亲、给姑娘梳头、新郎新娘敬酒、由祝颂人赞誉母亲的养育之恩。乌珠穆沁婚礼上的服饰、祝词、歌曲等都是特定的。婚宴有说有唱,有礼有节,体现出文明、高尚的特色,有较强的教育性、娱乐性和观赏性。

在采访中了解到,乌珠穆沁婚礼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首先,它所体现的游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次,它继承了蒙古族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的优良传统,对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特别是新婚祝颂礼赞中的讲孝道、讲礼性、讲报恩,值得大力弘扬、大力提倡。

作为传承人,淖旦增一直致力于将具有浓郁乌珠穆沁游牧文化特色的婚礼细节保留和传承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婚礼中的繁琐细节正在逐渐淡化。据了解,具有浓郁乌珠穆沁游牧文化特色的各种礼节如:放哈达、阿木日其等都在淡化,亟待抢救和保护。不久前,已是古稀之年的淖旦增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以影像资料的形式将乌珠穆沁婚礼的完整过程拍摄下来,记录婚礼中体现的独特民族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展示古老民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