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模式 强化资产管理:开鲁县推进产业扶贫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12 10:25: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刘志鹏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开鲁县始终扭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组织化、合作化产业扶贫发展之路,紧密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新兴工业县,也是革命老区、自治区级贫困县。该县始终扭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组织化、合作化产业扶贫发展之路,紧密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由2014年的11002户、34768人,降至5户、11人。

突出重点、规模发展,打造高质量脱贫“十大产业”

紧紧扣住“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竞争力强”的扶贫产业“大作文章、作大文章”,突出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培育140万亩标准化玉米、60万亩红干椒、26万亩林果、25万亩蔬菜、37万头肉牛、100万只肉羊、100万口生猪、20万千瓦光伏、10万对肉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十大优势扶贫产业,形成多极支撑的扶贫产业体系,推动贫困人口全部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村村都有特色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

推动支柱产业可持续。坚持以玉米生物科技、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型清洁能源“三大产业”全产业链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实施“三权分置”改革、规模化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粮经饲结构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等重大举措为手段,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把方向、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着力加强支柱产业的统筹谋划布局,培育形成了“十大扶贫产业”为支柱、三产融合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扶贫产业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依托开鲁红干椒、无公害蔬菜、经济林、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让2450户贫困户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实现与一般农牧户同步致富达小康。

充分发挥红干椒产业劳动密集优势,打造红干椒“扶贫车间”,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摘椒、择椒、掰椒把、装椒等力所能及的劳务。有效利用开鲁县独特的“麦新”红色文化资源,突出“红色文化+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集红色教育、参观体验、素质拓展、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红色研学路线,带动沿线80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3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劳务服务工作,并推动沿线各村发展田园观光农业、生态体验农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推动项目建设可持续。坚持把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同谋划、同部署,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市场需求产业、金融支持产业,规划入库了一大批辐射面大、带动力强、前景好、效益高的产业项目,预计总投资23.6亿元,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和贫困户。

突出优势、多元增收,形成利益联结“七种模式”

注重发挥扶贫效果的乘数效应,不断创新利益联结载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农民主体、乡村自主、企业推动、金融支持、保险助力”七位一体的紧密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增收、集体经济增收、合作社增收、企业增收、结构性增收”五个增收,确保产业扶贫、产业振兴发展效益持续提升。

“肉牛全产业链”龙头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伊赛牛肉公司品牌优势和2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全产业链项目的龙头作用,带动基础母牛繁育、精粗饲料加工、青储饲草种植加工等上下游企业发展壮大,带动贫困户、一般农牧户进行集约化、规模化肉牛育肥。到2020年,将有正常脱贫户3600户、一般农牧户1万户从事肉牛养殖,户年均增收6500元。

“以企联村、以村带户”村企合作型产业扶贫模式。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本着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提升嘎查村集体带贫致富能力的工作原则,推进龙头加工企业同嘎查村开展合作,建设种植、养殖基地,推行订单农牧业,既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农牧户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收全部达到9万元以上。同时,村集体利用增收资金,自主扶持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难题,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有效提升嘎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合作社+贫困户”托管帮扶型产业扶贫模式。整合项目资金,扶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种养业,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把畜禽以及土地托管到相应专业合作社进行代养代种,采取“保底收入+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保证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户均年增收4500元以上。

“社社联合+基地+贫困户”抱团发展型产业扶贫模式。发挥田园蔬菜购销合作社等龙头合作社覆盖面广、带动力强作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鼓励龙头合作社 “一社联百社带万户”,组织贫困户参与到生产中,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秧苗、化肥等农用物资,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保价购销订单,带动贫困户680户,户均年纯收益1万元以上。

“嘎查村+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村社合作型产业扶贫模式。依托果品经济林发展优势,整合集中连片生态治理区域内村屯成立合作社,实行跨村合作,采取“六统一”模式开展整地、选苗、栽植、管理、采摘、营销,实现果品经济林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带动全县贫困户560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党支部+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组织带动型产业扶贫模式。由村党支部组织引领,突出选能人、用能人,牵头注册成立村办农牧业发展公司或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置换、流转、入股等方式集中农户和村集体生产资料,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发展集体产业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实现贫困户保底和劳务“双收益”,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目前,已累计注册嘎查村级农牧业发展公司92家。

“营销平台+合作社+贫困户”平台拉动型产业扶贫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粮食银行、开鲁牛市、红干椒市场、爱心超市专柜等营销平台,与扶贫主导产业紧密联结,畅通贫困户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使贫困户在平台的带领下实现稳定增收。

突出整合、强化监管,切实做到“三个到位”

坚持把用好用活扶贫资金、管好管实扶贫资产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化统筹整合,注重监督管理,真正实现资金高效益、资产可管理、风险可防控。

资金统筹到位,发挥最大效益。坚持“应整尽整、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涉农涉牧资金变“零敲碎打”为统筹整合、变分散使用为集中投放,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场、蔬菜大棚、扶贫车间等一批规模化扶贫产业基础设施,推动扶贫资金形成优质资产。2013年以来,统筹整合资金3.92亿元,全部投入扶贫产业,形成公益类扶贫资产,其中,县级主导统筹资金2.85元、镇级主导统筹资金7091万元、实施到户项目资金3583万元。

资产经营到位,实现持续收益。坚持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理念,按照“渠道不变、各记其功、收益合理分配”的原则,整合各类资金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并通过整体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发挥资产最大效益,获得经营最大收益,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2013年以来,县本级利用整合资金建设10万对肉鸽养殖基地、万头育肥牛场等重点产业基础设施,与伊赛牛肉、洪泰基础母牛、悠夫肉鸽等龙头企业合作发展主导产业,年可实现保底收益2629万元,带动2200户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贫困户年均保底收益4500元、带动112个嘎查村每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镇村两级利用整合资金建设养殖小区、蔬菜大棚等跨村联户项目78个,实现32个嘎查村年集体经济增收356万元,带动84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风险防控到位,确保资金资产绝对安全。一是强化资金监管。针对统筹使用的扶贫资金,出台《开鲁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使用、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等要求,并成立开鲁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肉牛产业化办公室,对注资企业驻场监督,每季度审核财务报表,每年末审核审计报告。针对到户的扶贫资金,委托信用联社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发放,对按时还款的,继续发放并根据需求增加额度;对违约欠贷的,实施信用惩戒,坚决杜绝扶贫资金“一发了之”现象,有效防控资金风险。二是强化资产监管。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对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分类,对产权属于县、镇两级的,落实管护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产权属于嘎查村集体的,由扶贫行业部门、镇村两级共同管理,确保资产不流失、能增值。三是强化企业监管。综合评估参与入股分红和托管代养的企业后,企业以超出政府资金2倍的固定资产做担保,并投保商业保险,防范资金安全风险。对托管代养的牲畜全部登记立卡、佩戴耳标,在购售牲畜时,企业提前报备、政府派员监督,防范经营诚信风险。对托管代养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安装监控、电子围栏,采取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的方式,动态监管经营全过程,防范经营安全风险。

(文: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