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积木、玩滑梯、荡秋千,五彩斑斓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设备齐全的功能室……这些过去只有城里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如今在内蒙古通辽市各乡镇中已是随处可见。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辽市教育局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突出主题教育的实践性,深入开展调查调研,为整改提供了精准靶向。主动检视民生问题,采取召开专题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登门走访基层学校和包联旗县、发放意见征集表、开通专线电话、网站及公众号留言、公布电子邮箱等措施开门纳谏,用群众看得见的民生实事彰显教育的担当和使命。
(摄影:张宇曦)
抓普惠、增学位,全力破解“入园难”
教育是民生之基,牵动着千家万户;教育是民生之福,普照着广大学子。为缓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辽市教育局于近日完成综合抽查评估,最终认定科尔沁区雏鹰幼儿园、霍林郭勒市金子塔幼儿园、科左中旗宝龙山镇牡丹幼儿园、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群星幼儿园、开鲁县开鲁镇民族幼儿园、奈曼旗希望幼儿园、库伦旗小百灵幼儿园、扎鲁特旗小脚丫幼儿园、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铁育智幼儿园等114所民办园为通辽市2019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学位5794个,为更多适龄幼儿提供了办园标准、管理规范、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要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财务管理,实行园务公开。配齐教师及保育员,加强年度培训,规范办园行为,坚持科学保教,杜绝“小学化”,不断提高办园水平,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快乐健康成长。
(摄影:张宇曦)
聚焦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针对当前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问题,通辽市教育局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学校安全管理、法治教育、控辍保学、检教共建、周边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召开了全市学校安全管理现场培训会、检教共建联席会等专题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防范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方案》《关于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合作协议》《通辽市直属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稽查、交通运输、城管等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自9月份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暨学校安全工作专题学习211次、宣讲活动178次、专题调研43次、查摆问题74个;检查学校383所、周边市场经营主体885个,消除安全隐患503处;开展法治进校园专题讲座310场次,参与学生179109人次;组织直属学校教职工开展专题学习70次,参与者16611人次,校园及周边悬挂扫黑除恶宣传条幅73幅,利用13个LED电子屏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发布专题简报54个,参与学生37825人,辐射带动37825个家庭,最大限度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青少年学生受侵害。
(摄影:张宇曦)
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公平享受教育资源
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享受教育资源。针对教育领域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问题,通辽市教育局在今年秋季全面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均衡分班工作。在广泛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市均衡分班招生政策,出台了关于均衡分班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面指导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在具体实施上,综合考虑学生性别比例、民族、住宿、小学毕业监测成绩等因素,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了符合通辽实际的均衡分班软件,确保分班工作科学规范。在分班时,由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包联旗县,同时派出督查组,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共同参与和监督,确保分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市旗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小学招生政策,让广播上有声,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为均衡分班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今年,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起始年级全部实现均衡分班。
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提供有温度的教育。有学生家长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放学早、家长无法照看孩子”的问题,市教育局了解情况后,积极落实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以旗县为单位制定课后服务方案。按照政府主导、学校实施、自愿选择、稳妥推进的总体原则,充分利用学校教室、活动室、师资等资源,开展课后服务。通过延长在校时间,妥善安排分层作业,教师分层指导,安排丰富多彩的二课和社团活动,满足家长需求。霍林郭勒市作为课后服务试点地区,成功经验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可。目前,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奈曼旗已经全面推广实施。
立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五乱”
重拳教育“微腐败”,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为集中整治在职教师参与组织经营“小饭桌”、收受礼品礼金、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补课办班、学校违规收费等问题,通辽市教育局印发了《通辽市教育系统第二轮“立师德正师风树形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三年行动计划》《通辽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活动的通知》《关于对全市中小学在职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并将教师手签承诺书通过微信、网络等途径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多举措进行正面引导,还举办了“立师德正师风树形象”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召开了师德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通过做客“行风热线”等方式,营造了良好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同时加大问责惩处力度,对违规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开除处理;取消当年绩效工资和评优资格,调离教学一线岗位或原工作岗位,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对承担直接责任的校级领导分别给予诫勉谈话,取消学校、校长三年内评优晋级资格,调整或撤销职务处分。目前已经对全市9起典型案件、14人进行了处理,五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依法推进教师职称改革,以“专业化”评聘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为解决中小学职称“高职低聘”问题,通辽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全市中小学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校实行城乡各学段学校相同的岗位结构比例,旗县学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提升至20%;对旗县市区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的已聘在编在岗高级优秀教师,不占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对在旗县教学一线连续工作25年,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的未聘人员不占岗位职数聘任。截至目前,全市化解高级职称待聘人员2537人、中级职称待聘人员646人。
(文:赵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