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人才引进"放大招" 走进人民大学“招贤纳士”

发布时间:2019-11-28 18:03:08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王海霞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11月27日上午,内蒙古通辽发展推介会暨2020届毕业生引进双选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11月27日上午,内蒙古通辽发展推介会暨2020届毕业生引进双选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

内蒙古通辽发展推介会暨2020届毕业生引进双选会现场

今年,通辽市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满足当地用人需求,125家用人单位提供337个岗位,重点引进新能源、金融经济、文化旅游、煤电铝、农牧业产业化、蒙医药等方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及特殊人才共614名。

在中国人民大学双选会现场,来自北京市多所高校及周边地区其他高校的毕业生集聚一堂,现场座无虚席。双选会还没开始,各个招聘台前就挤满了求职者,咨询政策、了解待遇、填写表格、递交简历,热闹非凡。

内蒙古通辽发展推介会暨2020届毕业生引进双选会现场座无虚席

通辽市农牧局招聘台前的求职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12个岗位招聘19人,吸引了众多农牧专业的毕业生前来报名,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张春敏就是其中一员。张春敏的老家在通辽市开鲁县,即将硕士毕业的她,一直想回家乡工作,前几天得知通辽市将在北京举办双选会的消息,可把她高兴坏了。今天一大早她就从中国农业大学赶到中国人民大学双选会现场,在通辽市农牧局招聘窗口递交了自己的简历。

学生填写表格

“一看到‘通辽’这两个字我就感到特别亲切,终于可以实现回家乡工作的愿望啦!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岗位刚好和我的专业相符,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张春敏一边填表一边说。

通辽市农牧局负责本次招聘的郑成军看着张春敏的报名表,一想到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材生要到通辽工作,郑成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双选会就是产业和人才共赢的好机会。咱们通辽市是玉米黄金带,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张春敏这样的专业人才来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通辽市也是农牧业人才发挥优势、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平台。”

提起内蒙古通辽市,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那是遥远的地方,殊不知今天的通辽,在内蒙古已经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从沈阳到通辽,1小时19分钟,北京飞通辽,也只有一个多小时。便利的交通,拉近了城市与草原的距离,实现了“早出晚归”看草原的梦想,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通辽干事创业。

工作人员向学生介绍通辽市人才引进工作细节

赤峰市的吴威今年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大学,获得了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早上5点,一下火车就直奔双选会现场,不到半个小时就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单位——通辽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

“最吸引我的是通辽的房价相对低,像我这样的还有5万元人才购房补贴,三年内享受3万元租房补贴和1.8万元生活补贴,我一上班就能自力更生了。”

原来,吴威早已给自己的前途“打好了经济算盘”。

赤峰和通辽是邻居,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到通辽工作时,吴威说自己的很多同学都在通辽工作,通辽的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生活环境好。通辽到沈阳、长春都很近,选择通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家里人也很支持。

内蒙古通辽发展推介会暨2020届毕业生引进双选会现场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素有“中国蒙餐之都”、“中国蒙医药之都”、“内蒙古粮仓”、“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誉,通辽也是孝庄故里,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据了解,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进京引才的盟市,2014年至今已经在北京召开6场“人才引进双选会”,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畅通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引才通道,打造了招才引智的“通辽品牌”。还开辟了多渠道的柔性引才路子,现有10家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1家国家级资质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高端创新平台,以及校地合作、煤电铝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为各类人才大显身手、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加快建设蒙东地区人才高地,今年还开通了“博士直通车”,依托蒙东博士创业园这一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平台,吸引和培育一批博士创办具有补链、延链功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或经济实体;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引进科研型博士人才,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通辽市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志峰介绍,通辽市2020年人才引进双选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现场签约报名625人次,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次,硕士研究生488人次,本科生133人次。

(作者:王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