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沥的小雨让乡间小路有些泥泞,袁金库和同事们冒雨抬着轮椅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街道东风社区崔景权家,“太谢谢你们了,这么快就解决了,还送家里来了。”老人激动地说。
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及通辽市委、市政府“一号通办、街镇(苏木)统办”工作要求,科左中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五点工作法”,即点学、点事、点将、点评、点赞。其中,点事就是群众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各个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群众说事点”,提出涉及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诉求,由社区将群众需求进行分类研判,制定“问题清单”并上报旗党群服务中心备案。每位包联领导干部每月5号、15号、25号到“群众说事点”,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群众难题,最终达到群众满意点赞为止。
崔景权就是在“群众说事点”把老伴儿瘫痪十年、有糖尿病、医药负担严重、急需一把轮椅等情况反映给了保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袁金库。袁金库与科左中旗残联沟通协调了一把轮椅,并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崔景权家中。
崔景权慢慢地扶起妻子,帮妻子套上袜子、穿上鞋子,坐到新轮椅上试试,从这间房推到那间房,两个人开心极了,“新轮椅坐着舒服”“推着轻巧”……说着说着,崔景权把旧轮椅拿出来,指着轮椅上的部件说:“这儿焊过好几回了,上次就是这儿断了让她摔了一跤。”
“小杨呀,你回头把门口修平整了,让轮椅进出方便。”临走时,细心的袁金库发现崔景权家的门槛有点高,老人推轮椅吃力,赶紧嘱咐东风社区的工作人员小杨。
为更好了解群众的需要,保康街道党工委定期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并通过12345服务平台、网上征集、入户走访等形式开门纳谏,了解群众的需要。
在保康街道达尔罕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走廊的墙面上写着“群众说事点”几个大字,醒目显眼。“群众说事点”建立后,社区群众都愿意来到这里,说说话、聊聊家常,心里的结开了,心胸就开阔了。
“我的外孙子14岁,从外地回来不知道能不能办转学,寻思又得求人就一直拖着了。前几天社区小郑知道后帮着找到了学校,现在已经上学了。”张永海老人紧皱的眉头一点点舒展开来。
“儿子一身病,媳妇扔下两个月大的孩子走了。” 吴凤义老人说着说着,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
“您家的情况我们了解了一些,入户核对后帮您申请救助补贴。” 达尔罕社区主任郑红喜一边认真做记录一边安慰着老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的事我们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郑红喜说。
“群众说事点”不仅要群众有地儿说事儿,更要能解决事儿。
“快点啊,现在就到梅林社区。”袁金库打电话协调住建局、信访办、物业办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紧急联席会议。收起电话,袁金库扶着盛华北苑几位年长的居民上了车,带他们参加联席会。
排污管道堵塞、综合改造供热管道、没有房产证……盛华北苑情况复杂,很多问题历经10年未根本解决。会议刚开始,内心愤懑的居民你一言我一语,一声高过一声……
“大家请听我说一句”,袁金库耐心地向居民解释、分析情况,“历史遗留问题一下子解决是有困难的,现在我们梳理一下问题,一点一点推动落实,解决目前最迫切的问题。”
旗住建局物业办公室张海山认真听取居民反映的问题,立刻与物业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不一会,物业公司负责人到了会场并向居民保证,立即派工人疏通排污管道。
“大家的问题和意见我们作了详细记录,核对后汇总给上级部门,寻求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请大家给我们几天时间。” 科左中旗住建局信访办白俊峰向居民承诺。
“过去我们反映问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找。今天相关部门就坐在对面听我说,解释政策、找办法解决,我们老百姓心里敞亮多了。”盛华北苑居民孙凌彩很满意。
“群众说事点”架起干群“连心桥”,拉近了干群距离。截至目前,保康街道8个社区、102个党组织,共收到群众点事64件,办结37件。
连续两天的跟踪采访,记者看到袁金库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忙碌,当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或者逃避时,袁金库笃定地说:“能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点事儿,我很开心,有成就感。”
(文: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