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向世界展示中国扶贫智慧

发布时间:2019-11-04 10:00:00丨来源:经济日报丨作者:张玉萍 包乌云 张春颖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内蒙古科左后旗创造出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扶贫智慧。

2019年10月16日,“生态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和“黄牛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同时在首届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发起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入选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这使得案例的“创造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入选2个案例的旗县。

2019年10月17日,科左后旗又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消息从北京传出,科左后旗各族干部群众欢腾雀跃,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更足了。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科左后旗创造出了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扶贫智慧。

立足黄牛产业 让家家户户发“牛”财

科左后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东南部,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革命老区。当地旗委政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促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固的大型民生工程来抓。

5年前,科左后旗按照通辽市建设“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的部署,确立将黄牛产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以扶贫贷款为支撑,以配套服务为保障,以利益联结为抓手,建设全国黄牛第一旗。

为了避免贫困户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而“望牛兴叹”,旗政府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创新实践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四种模式”,将贫困户分为“能贷能养、能贷不能养、不能贷能养、不能贷不能养”四类,分类制定针对性措施,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家家有牛养;无劳动能力的户户有分红。对能贷能养的,全部给予贷款支持,鼓励群众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对能贷不能养的,利用贷款购牛,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代养等方式养牛;对不能贷能养的,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统一购牛,交给贫困户饲养;对不能贷不能养的,由镇村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协议,进行资金托管,享受利润分成。通过政府贴息、企业担保、扶贫贷款、配套服务等方式,推动贫困人口养牛致富,让贫困户家家发“牛”财。

位于巴嘎塔拉苏木西南、国道304线西侧的南巴嘎查几年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村民靠粗放式种养殖简单维持生活。为了改变这种粗放模式、增加农牧民收入,南巴嘎查政府紧紧抓住该地“西门塔尔牛草原类型群发源地”美誉的优势,选准以肉牛产业为主导的“建设养畜、种植养畜、科学养畜”路子,突出中国西门塔尔牛发源地的品牌效应,推广“六个一”养牛模式,即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基础有规划有战略性地发展产业,达到户均一处饲草料基地、一眼井、一座暖棚、一座青贮窖、一台农用机、一名养牛技术员的目标。

如今,全嘎查共162户、605人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29人,已脱贫9户25人,2018粮食总产量达到400万斤,大小牲畜3157头(只、匹、口),其中黄牛2680头,全嘎查拥有草牧场4.25万亩、高标准永久性棚舍550间、永久性青贮窖180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714元,其中80%来自于畜牧业。

“原来,我们村里贫困户是48户,在黄牛产业步入正轨后已脱贫47户。每户贫困户可以用扶贫资金购买两头牛,解决了一部分贫困户的购牛资金;还有一部分贫困户是贷款购牛,3年贴息贷款5万元。”离南巴嘎查不远的巴嘎塔拉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党支部书记阿日斯楞告诉记者,贫困户用金融扶贫贷款买牛,养牛效益好、见效快、收入稳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

黄牛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转变息息相关,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左后旗决定大力发展农牧民舍饲圈养黄牛,促使当地的黄牛产业逐步由零散、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转变。

比如,2011年成立的努古斯台嘎查白音淖尔小组是一个养牛专业合作社,2014年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村委组织、群众集资、财政补贴的方式,根据村庄的环境、户数、现有饲养量等条件,建设了人畜分离的标准化集中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占地面积80亩,有标准化牛舍、犊牛舍各18栋,青贮窖池36座,黄牛综合养殖能力1000头。现入驻养殖大户18户,黄牛存栏823头。养殖小区通过统一防疫、统一改良、统一饲草料等“七个统一”措施,进一步提高养殖水平和效益。

5年来,科左后旗旗委政府立足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性举措,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工作思路,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集中会诊、对症施策,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目前,全旗累计减贫11688户、30353人,贫困综合发生率由2014年的11%降至1.21%,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旗退出第三方评估验收,群众满意度99.57%,错退、漏评率为零。

如今,科左后旗已逐渐拥有了“黄牛之乡”的美誉,黄牛产业已经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金钥匙”。2018年,全旗黄牛饲养量达81万头,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18万头,人均养牛2.2头。该旗已被列入全国首批养殖大县名录。

科左后旗政府旗长何志伟说:“我们将产业扶贫作为根本性举措来抓,突出发展黄牛产业,分类推行自养、托管和代养为主的养殖模式。目前,全旗黄牛饲养量达到88万头,贫困户养牛6.86万头,人均2头牛,全旗已脱贫户中80%以上是通过养牛脱贫的,真正实现了贫困群众赶着黄牛奔小康的幸福愿景。”

贫困户当上“牛主人” 致富路上柳暗花明

场景一:七月骄阳似火烧,一望无际的草牧场上,一位黝黑健壮的老人,正弯着腰辛勤地收割牧草,不时地驻足远眺,用衣袖擦拭着汗水。老人叫赵哈达,今年64岁,科左后旗查日苏镇沃德嘎查人。2011年以前,赵哈达家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富裕户,但事不遂愿。2011年1月,儿媳妇在地里干活时突然腰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肾癌晚期”。当年4月,儿媳妇“走了”,留给赵哈达一家无尽的思念。

赵哈达的儿子再无心外出务工,妻子也因整日带孙子无法劳作,只剩下赵哈达靠耕种维持生计,家里的生活条件一天不如一天。

没过多久,村长张宏喜风风火火地找他说:“你俩的贫困申请通过了!你爷俩以后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国家和地方的帮扶政策了,我就是你俩的包联干部。”。

针对赵哈达一家的情况,包联干部积极向上级民政申请到了“低保”,每年4840元钱,能让赵哈达一家不为吃饭问题发愁了。小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校园里健康成长,包联干部积极上报情况,帮助孩子享受每年1350元的寄宿生补助和1800元的小学生补助。孩子的问题解决了,赵哈达和儿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包联干部得知赵哈达以前养过牛且很专业。于是积极为他申请扶贫资金,为赵哈达家买了3头基础母牛,还给修建了青贮窖池。赵哈达喜出望外,“这下我能干老本行了!我一定干好好养,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

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包联干部的大力帮助,赵哈达的三头基础母牛次年就下了三头牛犊。再通过一年的精心喂养,2018年5头基础母牛又下了5头牛犊,一下子变成了10头牛,通过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赵哈达一家走上脱贫的道路,并于2018年底完成了脱贫的目标,现在正全力致富奔小康。

场景二:初到科左后旗朝鲁吐镇胡四台嘎查村民青格乐吐家,看到的是宽敞的院落和整齐的红砖房,室内电视机、电视柜、沙发、茶几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可几年前青格乐吐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那时,青格乐吐住了20多年的老土房每逢雨天就漏雨,种地也是入不敷出,母亲又患有疾病,欠下很多外债,又没有能力发展其他产业,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4年,包联干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便将他识别为因病致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为其落实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健康扶贫等各项扶持措施。

2017年,包联干部知道青格乐吐有养牛愿望后,为他协调办理5万元贷款,使他如愿以偿做起了“牛主人”。青格乐吐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养牛机会,他每天早晚按时喂草,观察牛的生活习性,还随时到镇畜牧兽医站学习了解疫病防治知识。

“以前看到别人养牛挣钱,也想养几头,可一想到买牛的钱,就只能叹息了。没想到,这次政府帮助我协调贷款买了6头牛,现在已发展到12头,而且又下了3头牛犊,这样算下来,到还贷款的时候就能有20多头牛了。”青格乐吐辛勤劳动终于换来了收获的喜悦。

为了给他提供便利的养牛条件,包联干部还为他协调了青贮籽、青贮窖、浅埋滴灌等。“去年政府给我们买了‘铁牛’,还发放互助资金1万元,另外还让我做了护林员,住的房子也由原来的30平方米扩到200多平方米,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还怕日子过不好吗!”谈及未来,青格乐吐充满信心。现在,他还利用空闲时间做微商,晚上去附近的加油站打工,想方设法提高收入,大踏步迈上康庄大道。

巾帼勇挑脱贫重担 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

场景一:刘丽艳是科左后旗甘旗卡镇二十家子村道布代小组村民,丈夫陈万里因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陈雨婷上小学三年级,儿子陈国浩上幼儿园,跟公公婆婆共6口人同住。2017年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低于”标准,刘丽艳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2017年,丈夫陈万里因遭车祸头部外伤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下颚骨骨折、右上肢残疾,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债务。正值壮年突遭变故,陈万里几近崩溃,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跌入了更加穷困的境地。全家的“顶梁柱”突然倒下,坚强的刘丽艳却没有被打倒,她下定决心要撑起这个家。

2018年,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针对刘丽艳家的特殊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协调信用联社给刘丽艳家贷了扶贫款5万元,她用来之不易的钱购买了3头基础母牛;用“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变更资金2.15万元,购买了2头母牛、2口生猪,用京蒙对口援助项目资金0.9万元,又购买了1头黄牛。刘丽艳将扶贫贷款买的几头牛当作全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积极联系镇帮扶干部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平时也向村里有经验的养殖户取经,学习养牛经验,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饲草料的搭配还是养殖设施卫生,每个细节都小心养护,现今黄牛存栏10头,出栏2头。

2018年镇政府给刘丽艳家落实了浅埋滴灌项目20亩,落实订单农业种植马铃薯2亩。从春天播种、施肥,夏天浇灌、防虫到秋天收割入院,刘丽艳开着农用四轮车忙碌在田地里。付出努力,终有回报。当年她家的玉米产量增收5000多斤,种植的马铃薯还是北京交通大学食堂在科左后旗收购的第一份订单,收入达2400元。

2019年刘丽艳家的玉米产量达7000斤,花生和豇豆产量达6000斤,人均收入达到了6631.8元,家里的欠债也慢慢还清了,最让她高兴的是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全家实现了脱贫。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困难面前刘丽艳用勤劳的双手撑起家人的“一片天”。

场景二:包秀英,甘旗卡镇特特根嘎查村民,2010年被检查出患有中晚期直肠癌,当听到这个噩耗,一向乐观开朗的她感到绝望,在家人耐心的鼓励和劝导下开始鼓起勇气与病魔“战斗”。但之后几年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农户家庭陷入了绝境。2016年,得知包秀英家情况后,镇政府与嘎查“两委”通过精准识别,将她家评定为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结合包秀英家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2016年以来,先后落实医疗保险补贴和免费健康体检,帮助实施浅埋滴灌项目20亩,协调办理“富农贷”5万元贷款购买基础母牛进行托管养殖,年分红7500元,同时发展庭院经济,帮助落实订单。2017年包秀英家人均收入达12166.7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包秀英病情也慢慢好转。此时的她如获新生,露出久违的笑脸:“是党和政府给了我新生命,让我对生活有了希望和信心,我会更加勇敢积极的面对未来”。

场景三:乌云娜是巴彦毛都嘎查北巴彦毛都小组村民,今年56岁,家庭人口2人,从小肢体三级残疾。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前家里没有任何牲畜,紧靠微薄的种植业收入与儿子相依为命,经济条件非常拮据。

在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申请被嘎查、苏木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1月份,在嘎查“两委”、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的共同帮助下,积极配合扶贫工作,为其争取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确定了其家庭以养牛为主业的扶贫措施,还鼓励乌云娜的儿子外出务工。他们利用扶贫贷款购买了5头基础母牛,又利用其他帮扶资金购进了4头基础母牛。从去年至今这些基础母牛共生下8头牛犊,预计今年年底还会再下6头牛犊。每讲到此处乌云娜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到2020年还完扶贫贷款,还剩10头左右黄牛,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必须得努力好好干。”

2018年,乌云娜通过上级的项目资金新建了24平方米的猪圈,同时利用1000元的扶贫资金购买了两头猪。勤劳肯干的她又申请了19亩“民干公助”浅埋滴灌项目,原先的不毛之地变为良田,每亩产量达到800斤,既提高了家庭收入又解决了青贮饲料短缺的问题,还获得了项目补贴资金3800元,可谓一举三得。农闲时节,利用庭院周围的空地种了茄子、豆角等蔬菜,她说:“现在绿色蔬菜都能够自给自足了,不用从集市上买了。”

2018年乌云娜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万元,也彻底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2018年年底,她找到嘎查“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主动申请了脱贫。

延伸“牛”产业链 拓宽全村增收路

场景一:近日,笔者来到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查干塔力布嘎查的巴嘎塔拉苏木红牛传统手工制作奶制品合作社。8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名50多岁、头戴工作帽、身穿白色工作服的蒙古族妇女,正带领合作社姐妹们忙碌地制作奶酪糖块,一旁架子上晾晒的奶豆腐散发着诱人的奶香味。她叫齐斯琴高娃,是合作社的负责人。

据齐斯琴高娃介绍,她家世代养牛,有着丰富的奶牛、黄牛养殖经验,目前她家养殖黄牛60多头,每年能卖出20多头牛,养殖业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前只靠养牛、卖牛增加经济收入,制作的奶制品仅供家里食用。现在养的牛多了,牛奶产量也日益增多,如何将牛奶的价值发挥出来、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齐斯琴高娃决心将手工制作奶制品这门老手艺发扬光大。

在苏木党委和嘎查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2018年6月,齐斯琴高娃注册成立了巴嘎塔拉苏木红牛传统手工制作奶制品合作社,投入21万元购买专用加工设备,建立独立厂房,开展规模生产。几个月后,齐斯琴高娃制作的奶制品就已供不应求。为形成品牌效益,她以查干村为名,将所有奶制品制作模具全部标识为“查干”字样,以此扩大产品影响力。从建厂至今短短10个月,齐斯琴高娃的奶食品店就创造了10多万元的纯收入。

作为农村先富起来的人,齐斯琴高娃还积极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她有一个“三帮带”原则:对于没钱、没牛但可通过劳动脱贫的贫困户,齐斯琴高娃积极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雇用他们制作奶食品,目前已有两名家庭负担重的贫困村民加入合作社,每人月收入2000元;对于牛数量少的农牧户,齐斯琴高娃将其吸纳进合作社,收购他们的牛奶,同时鼓励带动周边嘎查村养殖户挤奶,向合作社提供鲜牛奶,目前已间接带动6户贫困户参与进来,户平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共赢。奶豆腐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但是将奶制品制作手艺发展为产业的人并不多。对于想发展奶食品业的农牧户,齐斯琴高娃积极帮助他们掌握技术,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向大家推广。目前,在齐斯琴高娃的带领下,周边嘎查已有10户农牧民进行奶食品加工,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场景二:晚上8点半,忙碌了一天的包达古拉一家刚吃上晚饭,4岁的小孙子寸步不离地黏着她。白天家里活儿多,没空陪孩子玩,吃饭的功夫,她终于可以陪陪孙子,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虽然干活儿辛苦,但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包达古拉是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布日敦嘎查的一名蒙古族妇女,也是一名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多年来,她勤劳能干、助人为乐、团结邻里,凭着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做奶制品,拓宽增收渠道,走上致富路。

包达古拉告诉记者,原先家里地少,经济条件不好,儿子文宝刚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一直到2008年,家里的全部财产就是住了15年的两间土房、几亩口粮地和两头牛。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包达古拉在母牛产犊后挤奶做奶制品,然后骑摩托车到伊胡塔镇集市上卖。因为她做的奶豆腐纯正美味,所以从来不愁卖。奶制品的畅销让她意识到或许养牛是走向致富之路的途径之一。2009年,包达古拉与丈夫商量之后贷款买了12头的小公牛,每头1000多元钱。2010年,他们将12头公牛以每头2000多元钱的价格全部卖出,还了贷款,用挣来的钱买了几头基础母牛,饲养至今,已经发展成65头牛。

牛越养越多,牛奶产量增多,包达古拉的奶制品生意也逐渐扩大规模。冬季草场不好,为了不让产犊的母牛掉膘消瘦,牧民通常不会在冬季挤牛奶,但包达古拉不分春夏秋冬都坚持挤奶做奶制品,让一些村民十分不解,甚至觉得她有点“狠心”,为了赚钱不顾母牛身体,后来大家才发现即便是冬季挤牛奶,她家的牛也跟之前一样肥壮。原来,从2009年养牛开始,包达古拉就有意识的种植青贮玉米喂养,所以从不担心冬季母牛会掉膘消瘦。近几年,她又承包了一些土地发展种植业,本着“粮饲兼顾,种养结合”的原则,包达古拉一家大面积进行青贮种植,真正实施为养而种,收效显著。

“我们家现在65头牛,一年下来能产30头牛犊,我养一年之后就卖,最近这三年我卖出去90多头了。”包达古拉开心的说。现在她掌握了规模化养殖的要领,越养越顺,奶制品生意也愈发红火,一天下来挤将近150斤牛奶,做成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奶渣糖等各类奶制品。

看到包达古拉挣了钱,之前不太理解她的村民也纷纷向她取“牛”经,其他地方的人也慕名而来,组团去她那里学习制作奶制品。她也不吝啬,但凡谁家想养牛,做奶制品,她都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仅本村就有30多户人家在她的带领下做起了奶制品生意。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通讯员:张玉萍、包乌云、张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