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推出的“心系母亲河 养护三江源”大型生态公益项目在京启动。项目将采用一加一结对认亲的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三江源养护行动。
据悉,捐赠5000元,可结对资助一名三江源的生态管护员,进行专业化、职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生态管护专业水平和美好生活建设能力,守护好中华水塔和生态屏障。同时,进行随机结对,捐赠者通过参与这一项目,交一个三江源的朋友,认一门藏族亲戚。
启动仪式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任永禄介绍说,2016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三江源区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在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时,把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目前,共有17211个生态管护员,户均年收入21600元,对牧民脱贫解困、巩固减贫成果发挥了保底作用。
任永禄指出,三江源区域的生态管护,离不开牧民管护员的辛勤努力,他们每天都要巡护几十公里。但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原因,他们生态管护巡护基本知识和适应新时期的生产生活技能还比较缺乏,还不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他们的能力亟需提升。
任永禄认为,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发起“心系母亲河养护三江源”生态公益项目立意高,养护三江源是生态保护的制高点;选点准,通过育人养护生态环境;模式好,一加一结对机制便于参与,公开透明。他希望通过联合推动这一项目,倡导全社会参与,把生态管护员培育成为新一代三江源保护的传播者、实践者、生力军,进而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的长期良性发展。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长汪文斌进行了项目发布并表示,三江源区域非常大,居住着几十万藏族同胞,他们是天然的养护者,是不可替代的。他认为,提高17000多名生态管护员的知识、意识、能力、技术,是三江源养护的关键所在,是三江源养护的客观需要,是广大养护者的自我提升需求,也是三江源管理的重点难点。毕竟,三江源的养护工作,要由一代又一代三江源人来做!
汪文斌介绍,“心系母亲河 养护三江源”生态公益项目就是瞄准了这一群体,把培养提高他们作为三江源养护的关键点。要义是“养护”,保护是基础,养育是根本。尤其对于三江源这样的生态薄弱地区,要长久地、系统地、科学地进行养育;核心是“育人”,即通过育人,提升生态管护员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保障三江源的生态养育;机制是“结对”,即一加一资助,结对认亲的参与方式;价值是“补偿”,即利益、生态、情感的补偿。
根据藏族生态管护员的实际,培训采用“体己化”内容和“灌蜡式”方法,采用短期、多次、少量、凝固的方式,培训应知应会的理念、法规,实际操作的方法、技术,提高素质的参访、互助,增强能力的观摩、演练等内容。汪文斌特别介绍,在培养生态管护员建设美好生态的同时,注重他们的美好生活建设,专门设置了高原病防治、家庭牧场建设、牧家乐经营以及电商运营等培训内容。汪文斌说:“我们坚定地认为,只有让他们生活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美好。那里虽然是我们的水源地,但却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三江源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