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 让“空壳村”成为历史

发布时间:2019-10-19 00:32:21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张炜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库伦旗推行的“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模式既抓住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又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为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金鸡报晓好,日子越来越好······”,秋风过耳,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扣河子镇双庙村油鸡养殖基地里,鸡鸣声此起彼伏,它们昂首挺胸、闲庭散步,好似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填补双庙村集体经济空白——不一般。

当前,包括双庙村在内的库伦旗187个嘎查村全部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这得益于库伦旗推行的“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模式。这一模式既抓住了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又找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为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

党组织领办,破解“无人抓”难题

QQ截图1.png

只有靠强有力的党组织和本领过强、作风过硬的带头人,才能引导村集体经济在组织构成上拧成一股绳。

库伦旗白音茫汗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3月28日,4月16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7月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1月养殖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合作社以养殖安格斯基础母牛为主,现存栏80头。

对白音好来嘎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保那群,村支部书记苏日塔拉和村主任宝钢来说,“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的模式,为破解白音好来嘎查村集体经济难题开出了一道“良方”。

茫汗苏木一直都有养牛传统,白音好来嘎查的牛产业却迟迟没有走上“正轨”。“‘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的模式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道,当时,我们仨是一拍即合,就是想快点儿把合作社建起来,把我们的牛产业做出个样儿来,给老百姓看看,当然了,最终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跟我们一起干、一起致富。”保那群说。

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建起来了,资金也有了注入的平台。去年12月,作为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与茫汗苏木结对帮扶成果,前者为合作社注入10万元,建立了“京蒙帮扶产业扶贫车间”。拿着这钱,保那群买了30头牛犊,加上贫困户阿拉坦宝力高托管代养的两头,合作社起步经营。

“大爷,您把牛放合作社里托管代养了,您放心吗?”

“放心啊。”阿拉坦宝力高笑呵呵地说。

“我们有标准化棚舍、拌料库、管护用房,平时都有专人管,代养的费用也不高,这还不到1年的时间,存栏已经到80头了,等到明年,每头牛都能卖1万多,收入可观啊。”宝钢说。

因为有了党组织“亲自抓”合作社建设,而且初见成效,从前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大,村子背负着“后进村”“软弱涣散党组织”重压的局势得到扭转。今年,白音好来嘎查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村民们对合作社不信任、观望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不少村民都来打听合作社的事儿,想着明年也加入进来。

目前,库伦旗在8个苏木乡镇全部成立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联合社,全面推行嘎查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做得好不好,已成为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一把“标尺”。

村企联手,破解“无人带”难题

在“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模式中,“公司”处在“合作社”与“农牧户”中间。可见,公司在密切三者的利益联结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jpg

燊织典服装厂的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一批工装。这是库伦旗的一家本地企业,去年依托京蒙扶贫协作政策,与北京密云区两家服装企业达成“扶贫车间”共建合作协议,燊织典服装厂承接这两家服装企业的来料订单,既保证了车间有活干,也保证了加工服装有销路。

来自京蒙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注入公司,由旗扶贫办监督管理,组织扶贫车间与建档立卡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每年收益资金中的10.5万元,由旗扶贫办统一用于壮大嘎查村集体收入,由嘎查村设置公益性岗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同样,库伦旗扣河子镇双庙村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油鸡养殖,也离不开企业的“助力”。

QQ截图2.png

在此之前,双庙村在油鸡养殖上尝到过一点“甜头”,但资金不足限制了规模化发展。今年7月,旗扶贫办发放专项扶持资金30万元,及时解决了这一“燃眉之急”。

有了充足的资金,双庙村发展油鸡养殖也更有“底气”。不久,双庙村合作社与首农食品集团达成合作,统一购鸡、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药品、统一技术指导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油鸡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

 “9月8号,我们订了第一批,有2000只,前两天又定了4000只,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万只油鸡村’养殖项目,让我们双庙村成为库伦旗‘北京油鸡第一村’。”扣河子镇双庙村第一书记牟子健坚定地说。

据牟子健介绍,这项收益的10%是村集体经济收入,30%是合作社的养殖发展基金,60%为养殖户收益,同时,在养殖户收益中提取8%的收益给建档立卡户进行分红,可为建档立卡户户均增收2000元。

“我们买的都是42天龄的油鸡鸡雏,成长期大概是120—150天,所以基本上每四个月,我们就会有一笔收入进账。随着发展基金的基数越来越大,我们的发展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这就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村集体收入。” 牟子健信心十足地说。

村企联手,扩大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推动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可以帮助实现企业发展、产业做大、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多赢”。

资源联动,破解“无钱赚”难题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这条路上,库伦旗不断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党组织、合作社、企业;优秀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广大村民;资金、技术、管理模式······无论是组织机构的引领带动,还是人力、物力、财力的不断流通,它们汇聚成的强大合力,激活了库伦旗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带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通过承接各级产业扶持资金、扶贫资金、以奖代补等各类政策性资金,以多种渠道撬动金融资金、民间投资、社会资本投向村集体经济,大力实施村企联建,我们就是想让合作社变得更有力量,引导更多群众参与,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库伦旗扶贫办党组副书记、扶贫办副主任康仲恺说。

2018年,库伦旗财政下拨935万元启动资金,坚持集体所有、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的原则,带动嘎查村集体以土地、劳动力、“三资”入股等形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产业发展优势有机融合,带动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188.2万元。

今年,库伦旗财政又整合315万元扶持资金投入种养殖合作社,依托同富养殖等28个公司(合作社)发展养牛、养羊、养鹅等主导产业,在带动农牧民发展生产的同时,实现嘎查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

库伦旗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牧户”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项目带动作用。如今,这里的村集体经济呈现出“整体推进、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发展壮大中的村集体经济,也必将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