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是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缺水、沙多林少,南有祁连山水源涵养保护的重要使命,北有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的巨大威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何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崛起发展,是摆在武威市委、市政府面前最为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去年以来,武威市深刻汲取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教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算水资源账、算环境容量账、算投入产出账,对全市各类工业园区进行科学评估、专家论证,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并按照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要求,完善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整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武威段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问题……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画卷正在武威大地铺展开来。
打好组合拳,全力整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
过去数年,每逢春暖花开,天祝县石门镇大塘村红崖子滩的赛马场上总是热闹非凡,赛马呼啸、沙尘四起。在长期人为活动干扰下,这里草场退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然而,今年春天,记者再次来到赛马场却发现,过去多年的赛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翠绿的松柏和平整的土地。
天祝县旅游局局长马扎西介绍,去年以来,县旅游局会同林业、畜牧、环保、石门镇等部门和乡镇深入实地调查,突出“宜树植树、宜草种草”原则,采取区域内平整、覆土、撒播草籽、围栏封闭管理等措施,及时进行生态环境修复。通过整治整改,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了恢复和改善。
生态环境同样得到恢复的,还有天祝县石门森林公园。这个公园位于华隆自然保护站,是1998年建设的一处旅游接待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以来,这里整改整治目标是关闭退出,清理拆除地面建筑物、构筑物,覆盖土层,播撒草籽。近日,记者在石门森林公园看到,原有的建筑物均已被拆除,眼前成片的松树林长势喜人。
据介绍,目前,石门森林公园覆土7030.8立方米、面积17577平方米,种植云杉3878株、金露梅18000株,种植披碱草351.5公斤17577平方米,整改已通过县级验收和市级复核。
“我们深刻认识到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针对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成立了整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并积极整改,全力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修复和保护工作,让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天祝三峡管委会旅游安全科科长姜生铜说。
数据显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以来,武威段生态环境问题共10类150个,至目前,已整改147个,占98%;正在整改3个,占2%。
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恢复作用非常明显。2011年,古浪县铁柜山铁柜村整体搬迁下山。时隔6年,记者再次来到山上看到,曾经的村落已经长起茂密的一人多高的草丛,在凉风的吹拂下,卷起一层层起伏的草浪。“现在山上不仅植物茂密,多年未见的狐狸等野生动物也始见踪迹。”古浪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完善体制机制,扛起生态环境建设重任
千百年来,祁连山一直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数百万民众繁衍生息的沃土。倘若没有这一方水源的涵养,武威绿洲将不复存在,民勤也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去年以来,武威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领导小组,并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强化督导检查、调度通报和考核考评,全力推进问题整改。
没有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为此,武威市建立清单管理和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实行一个问题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事一卡”、台账管理的整改机制。全市23名市级领导、33名县级干部深入整改现场,协调和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市政府班子成员牵头组成实地核查组,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标准执行、责任落实、补短板治硬伤等情况进行全覆盖实地核查。祁连山整改整治推进组综合协调组定期进行调度,针对整改情况,多次组织问题整改复查复验和“回头看”,确保整改整治措施和责任落实。
为加快剩余问题整改进度,武威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15个部门及相关县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矿业权分类退出专责工作组,抽调人员组成清产核资、复核复查、信访维稳、监督检查、资金筹措等7个工作小组,从3月1日起进驻天祝县开展工作。武威市明确要求,把整改工作抓在“一把手”手上,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至4月15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武威段55宗探采矿权已注销矿权27宗,拟采取补偿式退出19宗、扣除式退出5宗、注销式退出4宗。
整改不是一时之举。武威市在严格整改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整改标准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整治验收范围、程序、要求和销号规定、复核单位。组建50名专家参加的专家库,治理方案由专家参与制定,验收结果由专家把关确定,确保依法整治、科学治理。同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生追究、权责一致的原则,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监管不严、履职不力、整改不到位的34名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以严格严厉问责倒逼问题整改。全面停止涉自然保护区内项目审批,卡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进入保护区门槛,确保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不再规划、审批建设任何项目。
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深刻教训使武威市认识到,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就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武威市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担当起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大责任。
推进绿色发展崛起,首先要端正发展理念。武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深刻教训,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总体思路。具体工作中,坚持“三个更要注重”“三个有利于”“三个统筹”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即既要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武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立足武威实际,在坚决有力整改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学习塞罕坝精神,“反弹琵琶”,以攻为守,以防沙治沙等为重点,全力打好主动仗,努力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
当前,武威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贯穿于改革发展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切实抓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举全市之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交通革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城市功能完善行动、绿地倍增行动”,着力打造“德城”“文城”“绿城”“清城”,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已经全面落实在武威市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中;
——环境治理、国土绿化倍增、生态修复领域一项项重点工程频频展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实事一件件落地生根;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组合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抑尘、治源、增绿行动不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