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热点新闻>

转一条九曲花街,品老包头悠悠岁月

2018-03-23 11:46:47 |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 作者:张乃骞 | 责任编辑:苏文彦
摘要:北梁是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都说包头人根在东河,魂在北梁。棚户区改造之后,如何延续北梁文脉,如何留存曾经的北梁记忆,包头新建成的九曲花街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打造新据点,让北梁人重归北梁。

北梁是包头历史文化的发祥地,都说包头人根在东河,魂在北梁。棚户区改造之后,如何延续北梁文脉,如何留存曾经的北梁记忆,包头新建成的九曲花街就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尝试。

打造新据点 让北梁人重归北梁

红星花鸟市场位于东河区西河槽和环城西路的交叉口北侧,这里至少有30年历史了,过去是北梁和东河区中心城区的交接点。新建的九曲花街就位于红星花鸟市场北面,占地35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正在逐渐取代过去占道经营的花鸟市场,成为全新的文化大世界。

据九曲花街负责人裴栋介绍,整个九曲花街的建筑是一个坡地建筑,由南向北,高低错落有致;曲曲折折的样子,寓意黄河是包头的母亲河,大家通过转九曲祈福、消灾,希望年年红红火火,因此取名九曲花街。

进入九曲花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开车行至楼顶进入内部,自上而下,这样比较省力,也有一辈要比一辈高的寓意,一种是从坡下的入口进入,沿着弯曲道路往上走,取意步步高升,过去的人做事都讲究讨个好彩头,而九曲花街的设计正好迎合了这一点。

九曲花街上花鸟宠物、古玩玉器、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特色餐饮、字画拍卖等店铺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过去红星花鸟市场上摆在路边的摊位,许多都搬进了九曲花街,有了正规、整洁的经营场所,生意也好了不少。

九曲花街的花卉区里,700个商户都是北梁回迁居民,在这里他们不仅优先获得了九曲花街展区的经营权,还可以享受免三年租金的优惠,九曲花街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省去了北梁居民做广告的费用,让老北梁人有了重回北梁创业的信心。

转一条九曲花街 看半部包头历史

九曲花街里还处处显现着“北梁记忆”,在老物件儿、老古董里,探访“走西口”带来的文化碰撞,感受百年北梁留下的历史沉淀,这也是九曲花街打造“老包头”文化名片的第二种尝试。

九曲花街的古玩区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展示北梁老物件的小店,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吕富林的小店。60多平米的店面里,存放着上千件的“老物件”,每一件物品里都能感受到老包头人的生活方式。

小孩用的“长命锁”、木质的婴儿小推车、老中医跑江湖的药箱、盛放礼金的纸篓

老茶叶盒、老砖茶、老保险柜、老烟斗和尺子

除了单件的物品,大大小小的铜锁,各种各样的炊具、灯具等老物件更能见证时代的变化,点燃的煤油灯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老包头的独特气息......

从“走西口”带来的“晋商文化”,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色文化”,百年北梁留下了太多历史的记忆,而九曲花街就是要用这一个个的收藏小店,留住这些记忆。

据九曲花街负责人裴栋介绍,今后的二期建设还准备打造一个包头的老物件、老文化展的博物馆,让大家在这里能看到包头的记忆和文化。

老技艺落户九曲花街 重现老包头商业繁荣

过去,老包头的商号有“九行十六社”之说,可见其昌盛,这当中大部分的商号都在北梁之上。如何重现老包头商业发展的繁荣景象,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是九曲花街打造“老包头”文化名片的第三种尝试。

九曲花街上,有一家叫做“赵记鸟笼”的小店,别看这个店不太大,可这块牌子在东河却非常知名,这家小店就是九曲花街特邀而来的传统手艺店之一。这家店的老掌柜赵旭今年69岁,四十多年来坚持纯手工制作,这才攒下了“赵记”如今的名气。耳濡目染之下,他的儿子赵小乐也继承下了这门手艺。

在一家年轻人的手艺店里,店主刘洋和他的妻子都是80后,制作的是皮雕。过去老包头被称作是皮毛集散地,各类和皮子打交道的商号也不少,皮雕就是其中之一。刘洋介绍说,他制作的皮雕是近几年从欧洲传过来的一种方法,与传统方法混起来一块儿用,一块作品上既有欧洲的表现手法,也有蒙古族的表现手法。

如今,已经有19家行业协会在九曲花街建立基地,定时开展行业展。九曲花街还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来这里办展览,向市民展示传统文化。

从开业至今,每到中国传统节日,九曲花街都要开展相应的民俗活动,猜灯谜、转九曲、踩高跷、奏民乐,民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九曲花街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裴栋表示,希望通过六合枕、剪纸、老茶汤等点滴的记忆告诉人们,北梁、东河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希望把九曲花街打造成老包头记忆的一个文化展示中心、文化集散地,让大家能真正体验“游在东河,吃在北梁,文化也在北梁”。

(来源:包头广播电视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