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旭日干:在生命科学前沿树立丰碑

2016-04-05 15:07:02 | 来源:正北方网 | 作者:赛男 温迪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旭日干,蒙古族,1940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旭日干走了,他的英名将永远镌刻在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常存于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心中。旭日干1960年考入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儿时草原的生活铸就了他热爱草原,献身兽医科学的夙愿。

攀登生命科学的高峰

旭日干,是内蒙古科学界、教育界的一座丰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书写他的一生,自然应该从他攀登科学实验的高峰说起。

旭日干1960年考入内蒙古大学生物系,儿时草原的生活铸就了他热爱草原,献身兽医科学的夙愿。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旭日干就致力于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研究,从此长期耕耘在生命科学领域,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家畜胚胎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始了他辛勤而艰难的跋涉。

1982年4月,由于旭日干的突出表现,国家公派他赴日本深造,专攻家畜繁殖生物学。发达国家的科学条件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当时,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属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尽管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育成了“试管兔”和“试管婴儿”,但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家畜羊的体外受精试验,却一直未获成功,关键技术难有突破。

此时的旭日干踌躇满志,对自己的事业矢志不渝,用现代科技推进祖国畜牧业的发展,已经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知难而进的动力源泉。在国际顶级专家花田章博士指导下,他专攻“山羊、绵羊体外受精”重大课题,对此,他义无反顾,终生不渝。他的儿子包曙几次忆及父亲为事业呕心沥血的往事时,对友人都这样说:“爸爸就像一部不停运转的机器一样,将全部时间和精力献给了科研事业,就连他人生的最后一刻都是在工作台上,发病时爸爸正在起草科研项目的申请。”

在日本,五光十色的科学城筑波,旭日干从未用心浏览过。他的生活学习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从宿舍到实验室。在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每天工作13至17小时。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也有点言不及义,因为他要把对所有前人的牛羊体外受精试验方法和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老天不负有心人,付出必有回报。最终,他以坚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经过数百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山羊、绵羊精子药物诱导获能新方法,并用于山羊体外受精实验,一举获得成功。1984年3月9日18时10分,世界上首例试管山羊顺利诞生,轰动了日本和国际学术界。“试管山羊”的育成,将国际胚胎工程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展现了家畜改良的巨大美好前景。这位蒙古族学者也被誉为“世界试管山羊之父”。这一年,他获得大学畜医学博士的学位。

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内蒙古大学是旭日干的母校,也是他步入人生辉煌的起点。在内蒙古大学,旭日干的成就更是可圈可点。1984年,旭日干由于在日本的科研成果已名满生物学界,他的导师花田章博士盛情挽留他在日本继续深造和研究,可他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因为他的根在中国,在内蒙古大草原。他毅然离开日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载誉回国,回到了他的母校——内蒙古大学。

母校更是他自由驰骋的天地。他到校后便马不停蹄,为实现自己献身生命科学的梦想日夜操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基地——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牛羊体外受精为中心的家畜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研究。从此,旭日干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成果接踵而至。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1989年,成功培育出我国首胎、首批试管绵羊和试管牛,该项成果被评为我国1989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这一重大成果,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继美国、日本等国家之后,拥有该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2001年,内蒙古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升为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2年跻身4个国家级动物学重点学科之一。

旭日干的辛劳和贡献,自然换来了党和人民对他的高度评价。期间,他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多部(包括合著合编)。获得的相关奖项有100多项。这里,我们只罗列一些重头的荣誉和奖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特等奖、科教兴区特别奖、乌兰夫奖金奖、台湾光华科技基金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突出贡献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两次)、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引领。如果用创新来衡量旭日干的科研教学之路,可以说他的成功之路,就是一条条创新之路。他提出的试管内杂交育种新概念和新技术,在他创建的开发基地上成功培育出试管内杂交育种第三代羔羊,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创新成果必然要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旭日干多次应邀赴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讲学和学术访问。1990年以来,他带领研究团队完成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自治区重点研究项目等40多项,获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和自治区的多种奖励。

旭日干是科研、教学上的领军人物,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上,他依然创造了一流的业绩。1993年5月,年富力强的旭日干出任内蒙古大学校长,直到2006年10月赴北京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连任内蒙古大学校长达14年。14年的耕耘,他多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校长。

内蒙古大学在旭日干主持工作的14年里,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14年中,旭日干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团结奋斗,紧紧抓住内蒙古大学“211工程”建设和省部共建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使内蒙古大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学校声誉与日俱增。变化之大,在内蒙古教育界,乃至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是里程碑式的标志。

今天,在内蒙古大学管理层,对旭日干的贡献人们说起来还是如数家珍。现任内蒙古大学校长陈国庆这样评价一位离任多年的老校长:“旭日干老校长对内蒙古大学的建设、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在近14年的校长任期内,他以‘211工程’建设为抓手使内蒙古大学的质量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到工程院工作的9年多来,他仍全心全力关心支持内蒙古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最让我们缅怀的是他高尚的品德和对崇高大学精神的执着追求与坚守,为内蒙古大学注入了新的精神和灵魂,使学校始终保持着诚实严谨、求真务实、风清人正、守正创新的优良学风校风。我们一定要传承发扬老校长的治学治校传统和精神,更加奋力拼搏,团结一心,以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际行动和新成效告慰老校长的英灵。”

教学科研并重,是高校建设的重要走向。旭日干在这方面的建树也是有口皆碑。在他14年的任期内,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技经费逐年增加,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取得长足进展。期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旭日干把眼光投向了世界,以他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大力推进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先后与国内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4000多人(次)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举办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大批教师先后出国留学和学术访问。时至今日,内蒙古大学的师生谈起老校长从严办学带来的变化,个个都如数家珍,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1  2  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