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

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

2016-03-15 09:55:21 |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标志。走绿色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倡导生态、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全面把握“绿色发展”

  均衡发展

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人口可持续性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节约发展。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

节约发展

节约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手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节约发展的目标。一般而言,节约发展是通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方式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目前,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坚持节约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低碳发展

能源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的燃料和动力的来源,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议题,低碳发展成为了国际性的潮流。

清洁发展

环境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空间,是吸收生产和生活排泄物的场地。由于环境存在着生态阈值,其承载能力、涵容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类活动超过环境的生态阈值,必然导致环境污染。这样,实现清洁发展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发展

实现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循环发展,就是要推动全社会树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科学理念,坚持减量化优先,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大力推进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废弃物再生利用。

安全发展

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扩展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这样,就突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

四、绿色发展全覆盖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我国工业仍有着广阔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工业领域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空前紧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如何加快转变我国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绿色转型,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详细

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环境压力约束越来越紧,农业亟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才能确保国家粮食、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为首要前提、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基本遵循,完善补贴、价格等机制,大力转变农业经营、生产和资源利用方式。要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等,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结构,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推广主要农作物轮作和间作套作,实施马铃薯等主食加工提升行动,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详细

实施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病是指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贫富两极分化、公共卫生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治本之策在于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重视以空间均衡发展治理城市无序开发和人口过度聚集。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等主要用地要有适宜的比例,促进城市内部空间的优化布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采用美国式的大城市无序蔓延发展,会成倍增加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采取德国城市均衡布局的发展模式,会成倍节约资源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压力。在规划管理体制上,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为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详细

坚持互联网的绿色发展

互联网的绿色发展,是指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晴朗起来,确保互联网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广大网民提供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产品和服务。自引入互联网以来,随着社会的加快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互联网空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风清气正,很多与社会主流不相符合的低俗、不良、有害信息还污染着网络空气:网络谣言时常出现,各种政治污蔑、谩骂、诋毁、攻击、诽谤层出不穷,流氓插件屡禁不止,淫秽色情见缝插针,低俗信息不断闪现,网络黑客花样翻新……网络空间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空间,广大网民组成了这个空间的主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乱象。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它不是法外之地。治理网络乱象,涉及众多领域、众多层次、众多介质。网络企业要依法办网,监管部门要依法管网,广大网民要依法上网,网络行业协会要推动网络文明,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同时还要发挥各种监督作用,尤其需要每一个网民积极争当“啄木鸟”,养成自觉举报网络不良信息的习惯,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网络空间的净化工作中来,共同让互联网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助推器”,而不是破坏现代文明成果的“公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