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儿女>草原骄子>

舞者何燕敏

2016-01-06 11:36:12 | 来源:正北方网 | 作者:院秀琴 | 责任编辑:许浩成
摘要:2015年9月15日,在第4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会上,何燕敏是本届唯一一位获得“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的内蒙古人。何燕敏1962年出生在内蒙古军区大院,蒙古族,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导演,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

赤子之情:

用舞蹈传播蒙古族文化

何燕敏带着对艺术、对民族文化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出这些充满灵性的作品,让世界瞩目。《顶碗舞》向世界展示了蒙古民族内心的“疆域感”——冉冉升起的太阳,奔驰的骏马,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舞蹈给予观众自信的力量;《盛装舞》传达出蒙古族女性的自豪、自信与满足,这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她们对精神和物质文明的高品质追求,是令人钦佩的优雅和高贵,而盛装的仪式感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蒙古优雅》则承载了许多人的中国梦、草原梦,在何燕敏的舞蹈里,幸福就是平静、富足的生活,以及不炫耀的状态……

草原上沧桑古老的森林、苍茫辽远的戈壁、悠扬婉转的长调、慈眉善目的老阿妈、在风雪中仍站立成松的边防战士……这些优美又淳朴的意象给了何燕敏无限的灵感与想象。“草原和军队这两个绿色是我创作的根源,我更希望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高’。”何燕敏希望通过自己攀爬的艺术高峰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引领和裨益。有了这样的目标,何燕敏创作时自然就带上了一份虔诚和慎重。“我的作品所有的题材,都是我能‘触摸’得到的东西,通过自身的体会来确认我要表达的情绪的温度、质感和由此产生的审美。这样我传达给演员、团队、观众时才准确,作品才会更有感染力。”

在何燕敏的办公室,记者被办公桌上厚厚的一摞关于骑兵的书震撼了,《永远的骑兵》《骑兵之歌》……每一本都是大部头,有的甚至是20多年前的旧书,何燕敏把它们一一找来,细细阅读。记者下意识地问:“排一部剧需要看这么多书吗?”

“这些在无意识当中都会体现在作品里!”何燕敏飞快地回答。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无数次的思考过后,才着手编排的。

就拿骑兵系列来说,从1999年《当兵的爸爸》,到2004年《我的父亲》,再到2009年《远去的骑兵》和准备在2017年推出的大剧《骑兵》,每隔5年,何燕敏对骑兵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循着这些关于骑兵的作品,就可以找到何燕敏思考的脉络。

何燕敏的父亲是一位骑兵出身的老军人,但是当骑兵这个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的兵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一个老军人的壮怀激烈相对的只有遗憾和悲伤……父亲给何燕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决心把骑兵这个题材搬上舞台,用舞蹈来记录那个时代独有的骑兵文化。《当兵的爸爸》讲述了一群在内蒙古边防戍边的军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的故事,这是何燕敏对骑兵最直观的印象和她最美好的回忆。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对父亲的理解,她明白了尽管骑兵这个兵种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骑兵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辉。她在《我的父亲》里采用时空交织的手法进行了描述:舞台上,一位年老的军人正在动情地擦拭着一把马刀,他的身后,一群英姿飒爽的骑兵正驰骋在战场上……最后老人站在一群骑兵雕像前,耳边马蹄声渐渐远去,传来现代化武器的呼啸声,当从新时期、新装备、新军人身上看到骑兵精神依然存在时,老人眼里充满了自豪。舞台上亦真亦幻的场景,使父亲的身影一下子就拉到了眼前,那一刻,连台下坐着的母亲都落了眼泪。

何燕敏把一个舞蹈题材研究透彻才出手的习惯,让著名剧作家赵大鸣深受感动,他与何燕敏谈剧本时,她能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剧本还没写,就已经把历史节点、人物情感归纳和梳理清楚,这绝对不是信口而出,也不是一个激情的爆发点,一定是有很多的积累。

何燕敏对民族文化的展示、对艺术完美的追求,也赢得了业界的尊敬和好评。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评价:“她的作品表现了当代蒙古民族自信、高贵、富足、和谐的状态。”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理论家江东称赞何燕敏的作品:“经常会涌现出恢弘的‘史诗’般场面。她的作品展示出蒙古族人民辽阔而宽厚的内心疆域和富于力度与雍容的民族文化,大气而饱满。”

也正如何燕敏自己所说:“只要给我传达蒙古族文化的机会,我一定要把民族内涵完整地展现出来。”

1  2  3  4  


点击排行